
浦东大治河水闸实施调水作业现场 陈志强 /摄

浦东外高桥水闸昼夜引清调水 陈志强 /摄

浦东外高桥水闸昼夜引清调水 陈志强 /摄

水闸工作人员通过电脑巡查引水作业上下游情况 陈志强 /摄
中国水利网站7月19日讯(通讯员 陈志强)7月18日(农历初六大潮汛)晚12点30分,长江口涨潮,水位增高至3.2米。上海浦东长江口沿线外高桥、五好沟、三甲港等4座水闸增加开闸次数,日夜引调水源。6月中旬至7月中旬,浦东18座水闸共引水132闸次,589.42小时,11629.78万方。引水量比去年同期明显增多,充分发挥了引清调水、抵御干旱、改善水质的作用。
今年上海梅雨期间雨量偏少,7月8日出梅后,当地出现了持续干旱天气,对内河水环境和工农业生产用水带来不利影响。上海浦东新区水闸管理署充分利用外高桥等4座水闸濒临长江口的优势,抓住每一次长江口水位上涨的时机,日夜引清调水,尽最大努力减少持续干旱带来的不利影响。
7月9日到18月是大汛期,长江口水位增高至4米左右,最高达4.5米,浦东长江口沿线4座水闸昼夜引水,并适当提高控制水位上限,增加内河蓄水量。根据夏天长江口夜间潮位比白天高的特点,加大了夜间引水的力度。长江口4座水闸引水频率调整为日夜2次,每次持续4-5个小时,每日引水量316万方左右,有效增加了内河蓄水。
针对城市化地区一些河道在持续高温干旱、水位偏低的情况下容易导致水质恶化的现象,采取东引西排、联动调水措施,尽量使河道水体增加流动。黄浦江沿线三林、北港、杨思等水闸地处城市化人口密集区域,坚持每天进行调水作业,确保置换水体改善水质。
南部地区引水口门少、易受高温干旱影响。水闸署通过多引长江水、抬高北片河道水位的方法,使北片河水流向南片缓解旱情。近期在持续干旱的情况下,尽最大努力将内河水位控制在2.6米以上,确保了农村地区的灌溉泵站都能正常供水。
持续干旱、水源不足的情况下,浦东水闸部门还与市水务局管辖大治河西水闸、闵行、奉贤水闸部门加强沟通协调,发挥浦东水利控制片联动机制的作用,积极寻求支持,加大大治河西水闸及周边地区引水的力度。
目前,浦东水闸部门正加强对水情、旱情、汛情变化的监测,收集气象、水位、潮汛等相关信息,及时掌握动态变化,根据高温干旱天气还将持续的情况,科学调度,合理安排,全力做好引清调水工作,把确保置换水体改善水质作为重中之重。
来源:中国水利网 2018年7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