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展防汛技能演练

开展防汛演练

杨思水闸引清调水改善水质

水闸员工维修保养确保安全运行
中国水利网站8月11日讯 (通讯员 陈志强)8月10日晚上11点30分,上海浦东长江口潮声阵阵,水位增高至3.7米。此时,劳作了一天的人们大都已进入梦乡。浦东新区水闸管理署夜班作业的员工进岗到位,长江口沿线外高桥、五好沟、张家浜东、三甲港4座水闸闸门同时开启,长江水缓缓流入浦东内河。
七月以来,上海持续出现了29个高温日,其中突破37℃的酷暑日11个,超过2013和1934年,从而刷新了自1873年以来的连续酷暑日纪录。
持续高温天气,对内河水环境和工农业生产用水及居民日常用水带来不利影响。浦东新区水闸管理署坚持做好高温下的引清调水工作,抓住每一次长江口水位上涨的时机,日夜引清调水,尽最大努力减少高温天气对内河水环境和工农业生产用水带来的不利影响。
8月6日到11日是大汛期,长江口水位增高至3-4米,浦东长江口沿线4座水闸昼夜引水,并适当提高控制水位上限,增加内河蓄水量。根据夏天长江口夜间潮位比白天高的特点,加大了夜间引水的力度。7月份,长江口外高桥、五好沟、张家浜东、三甲港4座水闸引水日为31天,频率增加为日夜2次,每次持续4至5个小时,每日引水量343.58万方。
针对城市化地区一些河道在持续高温、水位偏低的情况下容易导致水质恶化的现象,采取群闸群控、东引西排、上下游联动的方法,使河道水体增加流动,起到调活水体、改善水质的作用。黄浦江沿线的三林、北港、杨思、张家浜西、洋泾等水闸地处城市化人口密集区域,基本上做到每天进行调水排水作业,确保水质稳定。
南部地区引水口门少、易受高温干旱影响。水闸署通过多引长江水、抬高北片河道水位的方法,使北片河水流向南片缓解旱情。尽最大努力将内河水位控制在2.6米以上。由于引水措施有力,近期在持续高温的情况下,内河水位基本控制在2.7米左右,确保了农村地区的灌溉泵站都能正常供水。
为改善周康地区距离引水口门远、水系不畅、在持续高温情况下容易导致水质恶化的现象,水闸署与市管的大治河西水闸、闵行、奉贤水闸部门加强沟通协调,努力争取大治河西水闸及周边地区加大引水的力度。
资料显示,7月份以来,18座水闸共引水205闸次,783.77小时,14431.71万方;排水342.77闸次,1536.36小时,18087.13万方。高温日创历史新高,引排水量也为历年新高,充分发挥了防汛、引清调水、改善水质的作用。
目前,浦东水闸部门正加强对水情、旱情、汛情变化的监测,收集气象、水位、潮汛等相关信息,及时掌握动态变化,根据高温天气还将持续的情况,科学调度、合理安排,全力投入防汛抗旱工作。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7年8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