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网站3月24日讯 (记者 邓一露 通讯员 刘祎芸)记者从近日召开的上海市纪念第二十五届“世界水日”暨贯彻国家“水十条”、城乡中小河道综合整治现场会上了解到,自去年11月上海市委召开城乡中小河道综合整治工作动员会以来,各区各部门高度重视,积极响应,迅速行动,中小河道水环境整治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是中小河道综合整治各项任务均超序时进。列入整治计划的471条段、631公里中小河道基本完成“一河一策”的编制任务,累计开工369条段、460公里,占总长度的73%;24座市、区管道路的断头河拆坝建桥即将陆续开工;中小河道周边4300多处、202万平方米违法搭建,目前已完成2000多处,73万平方米,占总量的36%。中小河道周边3000余家工业企业(其中直排企业907家)的分类整治方案已完成并即将启动整治;121家畜禽养殖场分类治理已启动,其中88家规划不保留的畜禽养殖场已完成50家退养任务,33家保留的畜禽养殖场实施污染治理提升工作;计划实施的310公里污水管网建设,已开工96公里,占总量的31%;17座市政雨水泵站旱天截污设施改造,已开工7座;计划实施的4万户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已开工27%。与此同时,河道整治的数据库基本建成,市河长制APP今天上线。
二是工作目标全覆盖的要求正在积极落实。按照“工作目标全覆盖”要求,各区组织力量,积极排摸,梳理出需要治理的“村沟宅河”和名录外水体共702条段、648公里,并全部列入市、区两级整治计划,目前已累计开工280公里,约占总量的43%。与此同时,通过遥感光谱分析等手段,会同各区开展10501个疑似黑臭水体点位的排摸和现场复核工作。截至目前,各区均已完成复核工作。其中尚未列入现有整治计划的黑臭河道共691条、477公里,各区将通过补列计划进行整治,确保实现工作目标的全覆盖。
三是市-区-街镇三级河长组织体系基本建立。按照“分级管理、属地负责”的原则,初步建立了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全市总河长,市政府分管领导担任全市副总河长,区、街镇主要领导分别担任辖区内区、街镇总河长的三级河长体系。第一批河长名单已于2月6日公布;第二批河长名单今天对外公布,其中包括区管河道(湖泊)河长,列入市考核断面、“三无”居家船专项整治和列入新增“X”项黑臭河道治理计划的镇村管河道河长。市河长制办公室已经市政府同意成立,由陈寅副市长任总召集人的上海市河长制联席会议也即将成立,市河长办监督电话及工作机制已落实。各区也积极响应,目前已有10个区正式印发了实施方案;4个区已成立河长办;16个区河长办监督电话也已确定,今天正式开通。
会上,上海水务部门立下“军令状”,下阶段重点落实四个方面工作:一是按照“工作目标全覆盖”的要求,确保各项工作任务按计划推进。对列入整治计划的471条段631公里河道整治工程,要按照“一季度全面开工,二季度完工30%,三季度完工70%,四季度全面完成”的目标节点推进。新排摸发现并列入整治计划的702条段648公里河道整治工程,要按照“二季度全面开工,年底全面完成”的目标节点加以推进。对通过疑似黑臭水体排摸和现场复核发现的黑臭河道,按照“3月底完成现场复核,年内开展整治,力争年底完成”的目标节点推进。二是按照全面建立河长制的验收标准要求,做到工作方案到位、组织体系和责任落实到位、相关制度和政策措施到位、监督检查和考核问责到位的“四个到位”,确保全面推行河长制取得实效。三是按照“水域面积只增不减”的要求,从严审批,严格监管,落实各项河湖水面率管控措施。四是加大社会宣传力度,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积极引导公众参与,进一步形成治河、爱河、护河的良好氛围。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7年3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