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水利网站1月25日讯(记者 欧阳田军 通讯员 陆永德)近日,闵行区内129条黑臭河道整治工作已全部立项,力争到今年8月底完成整治任务,以期重塑“江南水乡”生态景观。
坚持从根子上治水
“以往,我们整治一条条河道,并没有从水系整治的角度出发,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即使有时注意到了水系整治,却没有注重区域治水。”日前,在实地查看了七宝镇的河道整治现场后,闵行区委书记赵奇发出了这样感慨。他在随后召开的现场会上提醒区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要上下联动、条块携手推进协同治理,“毕其功于一役”,实现从根子上的治水。
水系发达的七宝镇,有望被打造成闵行“城镇化地区协同治水”的样板。眼下,闵行水务局已和七宝镇一同制订了“七宝镇水环境综合整治行动计划”,在做好水系规划之时,兼顾水生态、水安全和水景观,努力实现城镇水系升级的“一步到位”。一张《七宝镇水环境综合整治任务图》上,14条重点河道被以不同颜色清晰标注出来,有的需要开展重污染整治,有的需要打通断头浜,有的需要水系监测改造,有些地方还需要重新开河……而这些项目全部要在今年一年内完成。
多管齐下综合治水
唐家浜整治是多管齐下的一个典范。借全市环境综合整治的东风,河两岸的违建被全部拆除。考虑到两岸建筑离河道太近,施工方“螺蛳壳里做道场”,一方面出资请部分居民出去租房住,待施工完成后再搬回来,另一方面让大型挖掘机直接进入河床作业;河底清出来的淤泥,第一时间运走,绝不停留……经过近半年的奋战,唐家浜赶在去年底完成了整治。几乎同时,采用打通五条断头河引入活水的办法,镇上另一条“国家级黑臭河道”三桥港也完成了整治。而九星地区的水系改造,也将与地区转型升级和城中村改造“打包”在一起实施。
不仅如此,闵行区还重点“圈”出了华漕镇赵家村、浦江镇革新村、颛桥镇中心村、梅陇镇许泾村等试点区域,成立一个个专门小组开展“区域联动治水”,为全区中小河道整治提供示范。
开展 “大联动”治水
据了解,各区块治水的具体瓶颈,也及时在区级层面“亮”出来,条与块一同想办法、谋出路。为推进协同治理,闵行区还依托各级“大联动”平台,实行网格化管理,把河道养护管理、违建整治、排水、供水等事项纳入“大联动”工作体系。在河道养护市场化改革中,该区不仅积极推行“河长制”工作模式,还引入第三方河道巡检体系,完善对河道整治的全社会监管。据透露,闵行仅区级财力去年用于水环境整治的投入已较往年提高了1倍。接下来,随着水系沟通、水面积增加、中小河道整治、防汛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加速推进,闵行各级财力的“治水投入”还将成倍增加。
通过整治,成效明显。在七宝镇的唐家浜两岸,之前被临时“请”出去的住户近日纷纷搬了回来,因为这条被列入“国家级黑臭河道名单”的河道终于完成了“从河底到两岸”的彻底整治,找回了阔别几十年的清秀容颜。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7年1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