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网站5月14日讯(记者 欧阳田军)记者从“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上海宣传周开幕式上获悉,自2011年上海作为全国首批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试点省市之一以来,上海针对本市过境水量丰沛、河网水质不佳的水资源现状,以及特大型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坚持四措并举,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试点工作。
一是全面建立了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和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地表水市、区二级管理体制、地下水市一级管理体制。实现了地下水的采灌平衡。建立市、区县及相关企业(集团)的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实施区县和相关企业(集团)用水总量控制与管理。严格执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开展规划水资源论证工作。逐步按照用水总量进行取水许可审批管理。实行地下水取水总量控制和采灌平衡,逐步控制地下水水位,2012年地下水开采量1094万立方米,回灌量1935万立方米。
二是基本建立市、区两级计划用水管理体制。目前全市计划用水率达到82%。积极开展了工业园区、农业园区、企业、小区、学校(校区)等节水型社会建设和示范项目的建设,“十一五”期间,全市累计完成节水项目3154项,日节水量约40.64万立方米。进一步强化计划用水和定额管理制度。严格建设项目节水“三同时”管理。积极开展国家级、市级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以及工业园区、农业园区、学校(校区)、小区及企业的节水示范。积极推进郊区供水集约化、城镇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市容绿化节水和雨水、海水等非传统水源的利用等节水工作,建立健全有利于节约用水的政策机制,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三是颁布了《上海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全面推进饮用水水源地的调整、治理和达标建设。从2002年开始推进郊区的供水集约化,提供了郊区供水水质。以环保三年行动计划为载体,持续推进以污水厂网建设和河道整治为主体的水环境治理,减少污染排放,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85.0%以上,使本市城乡水环境面貌得到了极大改善。严格入河湖排污总量控制,完成水功能区水域纳污能力的核定。严格入河排污口的审批和监督管理,建立水功能区水质达标评价体系。要依法保护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组织开展饮用水水源地达标建设,完善饮用水水源地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保障供水安全。要以环保三年行动计划水环境治理为抓手,推进污水厂网建设、截污纳管攻坚战、污泥处理、河道治理及区域性水资源调度。
四是制定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办法和监测、评价、考核办法。将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的市级考核指标逐级分解到相关区县和重点企业(集团),考核结果由干部主管部门作为相关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3年5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