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网站2月20日讯 记者从上海市水务局新年工作有关会议获悉,2013年,上海将从四个方面,加快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试点工作。
完成三条红线指标分解,加强监管考核。根据国家对上海2015年三条红线控制指标的目标要求,将本市用水总量、用水效率、限制纳污指标分解到相关区县和企业集团,建立全市控制指标体系。加快建设水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初步实现对规模以上取水户、重点入河排污口和重要水功能区的监测。出台上海市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意见,切实加强水资源管理监测、统计和考核。
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用水总量管理。围绕总量控制,完善水资源论证制度、取水许可制度、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积极推进开发区的规划水资源论证工作,加强取水户的日常监管。按照地下水开发利用由常规供水转为战略储备水源的思路,开展地下水应急供水水源规划研究。地下水年度开采量控制在1100万立方米以内,人工回灌量力争达到2000万立方米以上。
继续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进一步提高用水效率。以节水型社会建设为载体,完善计划用水和定额管理,加强节水“三同时”管理,加强用水计划考核和节水技术改造,推广使用节水器具,全面推进工业、农业、城镇生活和公共设施的节水工作,创建200个以上节水型小区、20所节水型学校、2家节水型工业园区、20家节水型企业(单位),万元GDP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6%。同时,以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为契机,加强节水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全社会节水意识。
强化水功能区监管,控制入河排污总量。以水功能区纳污总量控制为依据,强化饮用水水源保护制度、水功能区管理制度和入河排污口制度的执行,组织开展河湖健康评价、河湖水面率指标监测、入河排污口登记和核查、水功能区确界立碑等工作,完善水功能区监督体系。协同环保部门依法开展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达标建设,完善四大水源地水质监测系统,切实保护水源地安全。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3年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