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网站讯 10月27日,上海首个“全国海洋意识教育基地”在上海海洋大学附属大团高级中学揭牌。国家海洋局宣传教育中心主任盖广生、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局长刘刻福、党委书记周振华、上海海洋大学校长潘迎捷、上海市水务局(海洋局)副局长沈依云等领导出席揭牌仪式。领导及专家在讲话中认为提高全民海洋意识、推进海洋文化事业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对大团中学重视海洋教育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
自2011年以来,国家海洋局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全国海洋意识教育基地”建设,旨在强化公众海洋意识,普及海洋知识,推动现代海洋理念、海洋知识“进学校、进教材、进头脑”,提高全民海洋意识,推进海洋文化事业繁荣发展。至今,国家海洋局已在全国建立了8个“全国海洋意识教育基地”,分布在北京以及北海、东海、南海3个海区,覆盖大学、中学、小学以及部分海洋类场馆,成为面向公众宣传海洋的教育阵地。
浦东新区濒临东海,有100多公里海岸线。创建于1944年的大团高级中学,十分重视海洋科普教育和对学生现代海洋理念的培养。2007年9月率先建立了上海首个海洋科普教育基地,2010年又与上海海洋大学合作办学,成为上海海洋大学附属大团高级中学。近年来不仅建立了海洋科普展示厅、海洋科普实验平台,举办海洋科学教育论坛,还根据学生不同需求,在课内外开展海洋科普教学和科学小实验活动,深受学生们欢迎。
目前,基地建有300平方米的海洋科普馆,设有图文展示区、景观窗、蓝色星球、标本展示区、互动区和实验操作区等八个展区。学生可以通过触摸式多媒体系统查看各种海洋科普知识,感受海洋文化的独特魅力;海洋科学教育论坛经常邀请海洋专家、学者前来做海洋科普、海洋时事政策等报告,以增强学生的海洋意识;海洋科普实验室设有海洋生物生态实验、海洋化学实验和物理实验,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模拟、探究、创新的广阔舞台。近年来组织学生相继开展了《南汇滨海公园潮间带生物生态调查》、《临港新城滴水湖富营养化状况分析及对策》、《南汇水产品市场贝类赤潮毒素调查与评价》、《南汇沿海风暴特征分析及海洋防灾减灾对策研究》等课题研究,其中,《南汇滨海公园潮间带生物生态调查》和《南汇水产品市场贝类赤潮毒素调查与评价》分别获得第24届英特尔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二等奖。2011年该实验室被上海市教委评为首批“高中创新实验室”。目前,学校正在建设海洋专题校本系列课程
大团高级中学校长董永华说,将以此次全国海洋意识教育基地落户为契机,坚持海洋特色办学方向,通过开展海洋的科普教育、科学教育和文化教育,让学生能够走近海洋、关注海洋、了解海洋,增强海洋意识,培养热爱海洋事业的人才,推动海洋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同时也为学校形成海洋办学特色打下基础。
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和上海市海洋局领导向学校赠送了海洋教育物品和书籍。与会者还参观了该校的海洋科普馆。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2年10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