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资源调配管线铺设 本报通讯员 于霄雁 摄
□本报记者 赵新 通讯员 肖翔 袁文健
近两年来,山东省威海市以实施全省农村饮水安全两年攻坚行动(2019—2020年)为契机,以保障水质安全为核心,大力推动农村规模化供水,因地制宜开展单村供水工程改造,不断改善和提升农村群众饮水条件。
2019年,威海市抓住水质水量两个核心,开展农村饮水工程改造升级。截至目前,全市农村饮水安全两年攻坚行动累计完成投资11.8亿元,共新增规模化供水村庄206个,管网改造村庄650个,配套消毒设备1170套、直饮机855台,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9%以上。180个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自来水实现“村村通”,1.56万建档立卡贫困户达到饮水安全评价标准。
基础调查全面精准
威海市水务局组织全市水利系统力量,在各镇街配合下组成200余人的工作队伍,分8个工作小组对全市单村供水村庄和1.59万贫困户饮水情况进行全面细致摸排,实地查看饮水工程水源、泵房、管网及净水设备建管和贫困户饮水情况,彻底摸清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现状、群众需求和存在问题,建立了全面完善的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台账。
从2019年开始,连续两年对全市2046个村庄入户水直饮水进行集中取样,并对三大类20余项常规指标进行检测。此次检测抽测覆盖面更广、检测周期更短、数据准确性和实效性更强,首次全面翔实地反映了当前全市单村供水水质现状,充分佐证了推进规模化供水和单村安装净水设备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对推动规模化供水及单村消毒过滤设备运行产生了积极影响。
统筹谋划共同发力
威海市水务局克服资金紧张、任务量大等困难,坚持“要求更高、标准更严”的原则,在两年攻坚行动规划的基础上,调整工作思路,重新拟定目标,以规模化供水为主攻方向,以单村供水治理为重点,充分考虑地形地势特点及群众用水习惯,坚持实施规模化供水和单村供水改造提升“两条腿走路”的总体思路,对两年攻坚行动工作方案进行了重新修订。
方案修订后,工程总投资由1.94亿元提高至20.8亿元,新增规模化供水村庄数量由186个提高至695个,单村供水村庄由消毒设施单类设备全覆盖提升至消毒设施和直饮机两类设备同时全覆盖。与此同时,成立分管市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真正实现了从水务部门单兵推进向政府牵头共同发力的重大转变。
克服地势起伏大、群众接受度低等不利因素影响,威海市水务局将规模化供水作为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核心要务强力推进,优先抓好城区供水管网的延伸,坚持“能延则延、能并则并,最大限度压缩单村供水”的原则,不断扩大镇级规模化供水管网的覆盖范围,将更多的单村供水村庄调整为规模化供水村庄。市区包括环翠区、文登区、高区、经区和临港区,以水务集团为建设主体,实行规模化供水;荣成市、乳山市和南海新区,发挥市、镇两级供水厂作用,凡是能够并入大管网的村全部并入。截至目前,全市共有1415个村庄接入规模化供水管网,农村规模化供水覆盖率达到54%,农村饮水安全两年攻坚行动结束后,全市规模化供水村庄数量将提升至1904个,万人工程覆盖率提升至73%。
在大力推进农村规模化供水的同时,威海市水务局将暂不适宜实行规模化供水的单村供水村庄饮水安全保障作为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全面开展消毒净化设备配套工作。截至目前,已配套消毒设备1170套,配套直饮机855台,基本实现单村供水村庄消毒设备和直饮机全覆盖,有效解决和预防了存在或潜在的各类水质问题,确保入户水全部经过消毒净化,直饮水更加稳定便捷。
来源:必威体育登陆 2020年9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