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地查看黄河明珠广场

“322”书画展

开展国际宪法日活动

清四乱系列小品“老李搬家”

走进企业

书画展册照片
□通讯员 王新宇
70个监控安装,40余公里边界沟开挖,9辆巡查车辆,1条法治文化带,62盒普法档案,17支宣传小分队,398条宣传标语,2.4万份宣传材料……
5年普法,利剑出鞘,一串串数字,一项项工作见证了梁山管理局普法的改变与成效,在黄河沿岸、东平湖畔展开了一幅河湖幸福安澜的壮丽画卷……
从点到线 法治基地连成带
“民法典与生活同行。”
“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幸福河。”
“公正,法治。”
……
闲步于梁山东平湖所辖巍巍长堤时,你会被浓浓的法治氛围包围着,一句句普法标语别出心裁,一个个法治元素喜闻乐见,一幅幅普法展板寓教于乐。近年来,梁山管理局深耕黄河法治文化内涵,依托45公里堤防,打造了一个集黄河明珠广场为核心,三个管理段为支撑,多点带动的特色法治文化带,为沿黄沿湖群众开辟了新的普法场所。
“梁山黄河明珠广场现在是黄委法治文化教育基地,由单位自筹资金,一把手带领职工参与考察、设计、施工全过程,属于我们自己的一条龙建设。”该局副局长董志民介绍说道。广场分为法治区和文化区两个部分,法治区融合地域特色传播着法的深厚内涵,文化区传承着黄河、运河、东平湖交汇的特殊水文化底蕴。如果把文化比喻成广袤的精神土壤,那么法治则是深埋进土壤里的种子,在黄河明珠广场交汇融合,生根发芽。
走进马坊、任庄、司垓三个管理段,可以看到一个个图文并茂的水法规宣传栏在显眼位置设立,看法律、学法律更成为了每一位职工的工作之余的乐事。鲁能梁山希望小学也成为对口普法基地,校园中的法治墙、法治石、法治栏成为了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此时,绿树花香的东平湖畔,法治文化带绽放出耀眼的光芒,潜移默化的改变着沿黄沿湖群众的法治意识。
从线到面 法治教育拓广度
“老师,大堤上为什么还需要种草呀,我们校园里都除草。”
“大堤种草是为了保护堤坡防止水土流失,改善我们的生长生存的环境,现在堤两侧海棠、国槐、栾树竞相生长,还具有美化的作用。”
“校外辅导员”林存折正在学生家中进行家访式普法。近年来,他一直走在“送法”的路上,通过播放“禾禾说法”动画片、互动交谈、节水手抄报征集等一系列寓教于乐的法治教育,走进无数学生的家中,让法律护佑学生成长。他经常说:“普法从娃娃抓起,不仅事半功倍,更是筑牢了法治之基”。
五年来,该局立足精准化普法,创新开展“法律六进”“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宪法宣传周”等一系列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新媒体普法、悬挂条幅、普法赶大集、法治咨询台等普法方式在“送法”路上逐步特色化,“3.22”书画展活动,法治微电影、小品《老李搬家》等一个个普法活动逐渐精品化,普法对象由沿黄群众单一群体向高层次群体延伸扩大,普法的广度与深度进一步加强。
伴着“滴滴滴”的声音,由摩托车、警车、巡查车一字排开的普法车队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普法,这条普法之路正越走越广。
从面到实,普执并举见成效
“我们不拆,我们就没有听过拆房子是合法的,你给我讲讲吧,我触犯的是什么法。”
“大姐,那我给您讲讲吧,根据《水法》三十七条规定…”
这是发生在“清四乱”专项行动中的一幕,上面的对话对于该局水政职工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水法》、《防洪法》等相关的水法律法规条文早已经烂熟于心。
近年来,该局坚持人性化执法、服务式管理,以提高沿黄群众的满意度和认知度为落脚点,扎实推进水行政执法向着精细化方向发展。清四乱中,他们除了是法规的“讲解员”,还是“搬运工”,耐心讲解法律知识,服务群众搬运物品;“三小车辆”中变身“劝导员”,联合地方执法,对违法违规车辆进行文明劝导;下乡民意调查中变身“贴心人”,切实了解群众所需。他们在执法中普法,在普法中执法,构建了管理、执法和服务三位一体的行政执法模式,形成了“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工作新格局。
“谢谢啦,你们不仅帮我找到了合适的房子,还帮我搬了家,我心服口服。从今以后,我一定帮你们宣传法律法规。”违建户郑先生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率先清理了自己在堤坡上种植的庄稼,又去劝导乡里乡亲们……
“看到群众遵法守法,我们心里真是欣慰。遵守法律的群众是行走的普法标杆,更是最真实的普法课堂,这一直都是我们普法的目标。”该局局长赵学金自豪的讲道。
其实,这股法治春风改变的不仅仅是这些……
智能执法机制全面覆盖。构建“云监管+内力+外力”,搭建智慧水政平台,打造了集数据管理平台、个人手机终端、无人机、监控、便携式打印机、对讲机、执法记录仪、车载GPS为一体的智能执法新模式。其中,在所辖堤顶道路重要堤段、主要路口安置70个监控摄像头,与手机、电脑无缝连接,实现从微观监管到宏观掌控的跨度,消除了执法盲点。
治河管河合力凝聚壮大。重新整修改造水政楼,购置执法巡查车6辆,警用摩托车2辆。与梁山县公安局建立黄河、公安联勤联动机制,与梁山县人民政府联合发布确权划界公告,在梁山县电视台黄金时段滚动播放一周,深入开展确权划界工作,开挖工程宽度为1.2米的边界沟40余公里,保障了工程的安全完整,推动了“强监管”落到实处。
普法档案规范整齐。档案设施相对齐备,档案基础持续夯实,整理62盒普法档案,达到了标准化、规范化、示范化的效果,服务中心工作成效显著,促进了水行政管理提质增效。
良好风尚蔚然成风。黄河水事秩序持续好转,水事违法事件较“六五”普法下降30%,管辖范围秩序井然,“建设幸福河湖”的理念在群众心中深深扎根。
风好正是扬帆时,砥砺奋进书华章。在这股法治春风的强力吹拂下,梁山管理局将继续乘风破浪,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同心绘就河湖幸福安澜的美好新蓝图。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0年8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