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管理人员签到上岗

引墙入吴调水工程保洁人员采集实时信息

拙村拦河闸管理人员汛前检查
□本报特约记者 周德宝
山东省诸城市桃林镇管家沟水库,掩映在大山环抱、梯田层叠、云雾缭绕中,山腰是一泓碧水,山下是悬崖峭壁。管家沟水库的专职管理员丁青振徒步走在水库大坝上,掏出手机拍摄了砂石路、防浪墙、溢洪道、雨淋沟,又拍摄了矗立在水中的自动水位计。一天的工作,从拍照开始,这是他每天必须做的“功课”。
丁青振是桃林镇2018年“8·28”洪水的第一个“吹哨人”,诸城市至今还流传着他的“传奇”。正是由于他的提前预警,为镇村干部上坝防守、社区群众安全转移争取了时间。那是一场“计划外”的突发暴雨,山洪暴发的当晚,诸城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就是通过他拍摄的实时图片,了解到管家沟水库的水位持续暴涨、防洪吃紧的紧急状况。
丁青振指着手机说:“这叫‘水利外勤助手’,就是一部安装了App软件的手机,所有的移动巡查工作,都在手机上实时操作完成。巡查时间、活动路线、工程实况都实时发送至市水利局的在线监控系统,做不得假,偷不得懒。”
“外勤助手”显示,丁青振早7点签到上岗,工程位置在管家沟水库,活动轨迹像一个不规则的“9”。他拍摄上传的图片被自动添加了时间水印“2020-03-04 07:36:42”。
诸城市像丁青振这样的水库专职管理员共有235人,分别承担着119座小型水库的日常巡查管理任务。
小型水库普遍地处偏远,管理员由当地群众担任,缺乏专业知识,也缺少必要监管,在使用“外勤助手”之前,依靠传统的眼看、口述、笔写和个人判断,存在很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信息的准确性受到限制。运用“外勤助手”辅助水库移动巡查管理,是对雨水情自动遥测、重要部位视频监控等固定信息化设施的补充,通过“人机联动”,全面消除监管盲区死角。
手机连线,工情信息全覆盖;管理联网,指挥调度零距离。诸城市水利局水旱灾害防御科科长刘田华介绍,这套系统分为外勤助手和控制中心两大部分,一线水库专职管理员使用的手机终端是外勤助手,可以实现“人员动起来、信息传上去”;控制中心设在市水利局,负责全市小型水库工情信息的汇集、分析和调度,可以实现“信息存起来、指令发出去”。
“通过人员移动和外勤助手辅助,市控制中心可以远程判断压顶石是否歪斜了、坝顶路是否该垫砂了,以便调度维修队伍开展相应维护工作。”刘田华说。
“外勤助手”作为水利智慧管理的延伸,具有实时、实地、实名、实景特点。控制中心工程师项艳介绍,“外勤助手”具有通话上网、工程定位、任务调度、路线轨迹、实时拍照、信息上报、在线传输等功能,工程定位、路线轨迹、时间信息由系统自动完成,这个软件之外拍摄的图像信息无法上传控制中心。项艳现场随机模拟了一个调度任务,指令下达给皇华镇尚庄水库管理员杨守学,要求提供溢洪道部位的实时图片,15分钟后,图片信息就反馈回控制中心系统。
“外勤助手”的适应性和广泛性,在河道管理、远程调水、农村供水领域也发挥着显著作用。
“以前只能靠人钻进闸阀井检查问题,现在把外勤助手安装在自拍杆上,通过灵活移动的拍照就能探查清楚。”墙夼水厂维修服务人员翟明铭说,“诸城市5个农村水厂的主管道长度都在100公里以上,对管道维修问题,可以现场拍照上传损毁部位图像,现场提出处理意见和所需物料清单,省去了来回请示汇报和领料送料的环节,既省时省力,又省工省钱。”
手机一按,工情上传;鼠标一点,工情在线。诸城市水利“外勤助手”系统的人员巡查上报、工情集体研判、管理多级互动,赋予智慧水利新内涵,补齐了水利工情信息化监管短板。
来源:必威体育登陆 2020年4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