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网站3月30日讯(记者 赵新 通讯员 李军)近年以来,山东省济南水务集团对标民生新需求,以打造水质“优质化”、生产“自动化”、流程“规范化”、管理“智能化”企业,创建新型客户关系和现代化客户关系(简称“四化两创”)发展战略,内抓“四化两创”,外抓整合发展,着力在“服务优化改善营商环境、水厂建设强化供水保障、工艺改造提升水质品质、老旧管网改造保障供水水压、推进城乡一体化实现“大水务”整合等方面做了有益探索,取得初步成效。
当人们打开水龙头,享受顺畅的水流时,谁曾想到,一滴水光在水厂就要经过8套工艺、近4个小时的处理,从进水口到出水口至少要接受500多个点位检测。
在济南水务水质检测中心实验室里,一排排试管,里面装着透明的液体,但没有任何标记和符号。原来,为保证检测真实客观,这些送来的水样地址要实行保密,防止信息失真。水质检测对保障水质标准来说意义重大,济南水务集团水质检测中心,担负济南市各水厂出厂水、原水、管网水的月检全分析。同时,在全市管网设置水质监测点96个,每月不间断检测两遍,以确保水质合格。
“既然是国标,那就是大多数的标准,不能代表优质水的标准。” 济南水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魏洪军表示。济南水务将国家106项检测项目作为水质达标的最基本要求,正制定高于国家标准的企业水质检测内控标准,形成济南水务水质标准体系。
“让济南每一户、每个人都用上优质自来水,并保障不间断供水,这就是济南水务的‘初心’”济南水务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崔鹏炜表示,“守着优质泉水却饮用黄河水一直是济南市民难以释怀的遗憾,水质优质化的前提就是技术升级,从根源上改善提升水质。”
近年来,为全面推进水质优质化,济南水务集团陆续对鹊华二期、玉清、南郊、分水岭、雪山等水厂进行深度处理工艺改造。在去年新建改造后的南康水厂,水处理工艺采用气浮池+臭氧接触池+活性炭吸附池+浸没式膜滤池+次氯酸钠消毒为主的净水工艺流程;同时设置了生石灰、次氯酸钠和高锰酸盐投加措施,对来水进行强化的混凝预处理;设置了生石灰调节PH值,应对水源的水质变化。水厂出水水质高于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106项标准;在凤凰路水厂,水处理工艺基本类似,采用“高密沉淀池+臭氧接触池+活性炭吸附池+液氯消毒”为主的净水工艺流程,增加双氧水投加环节,整个工艺再提升。该水厂产出的自来水到达用户最末端时仍具有消毒杀菌作用,所产水质浊度在0.2度左右,远优于国家标准。
目前,作为济南两个最大的水厂,鹊华水厂引进了当下国内最先进处理技术臭氧接触池,经此处关卡水质已经达标,但为生产出更优质的自来水,水厂又引入了活性炭滤池,水质在山东省数一数二;玉清水厂也对水处理工艺进一步升级完善,消毒系统由液氯升级为次氯酸钠。除此以外,2019年,济南水务还相继建成了南康水厂、旅游路水厂。新建、改造的水厂全部进行深度处理工艺改造。
针对“南水北调”来水等多元化水源状况,济南水务还将实施原水水质提升工程,对玉清湖水库、鹊山水库、卧虎山水库等采用原水预处理技术,满足黄河水、长江水多元化水源的水质制水要求。
为合理使用优质地下水,济南水务成立分质供水项目部,在鲁能领秀公馆、山水华府、鼎秀家园、CBD中央商务区等小区实施分质供水试点。目前,部分小区已具备启动供水能力,未来,会有更多市民享受到优质地下水的滋润。
水质提升了,供水能力也在提高。伴随济南市东拓、北跨战略,济南水务集团成立水厂规划立项建设项目部,加快推进新水厂的建设进度。济南水务集团加速推进水厂建设,在东部地区建设东湖水厂、旅游路水厂、济钢水厂3座现代化水厂,目前,日处理能力20万吨的旅游路水厂已经建成。日处理能力20万吨的东湖水厂、日处理能力10万吨的济钢水厂目前正在紧张施工中。3座新建现代化水厂全部采用最先进水质处理工艺,建成通水后,东部每天将增加50万吨供水能力。
为整合供水资源,提前做好北跨、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等建设的供水保障工作,济南水务加强与济阳、长清、商河、平阴等县区对接,将周边县区纳入全市公共供水体系统一管理,统筹调配水资源,完善配套设施及公共服务功能。
“水是生命之源,更是社会发展、城市建设、群众生活的生命线。对供水企业来说,喝上优质水,享受优质服务就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最大、最现实的问题。”魏洪军表示,“在不久的将来,济南市单一供水格局将被全面打破,一座座现代化水厂陆续呈现,多水源、分布式供水格局全面形成,日供水量将超过100万吨,确保实现稳定安全的优质水供应。”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0年3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