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网站11月5日讯 山东胶州市大沽河治理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为重、兼顾效益的原则,遵循自然、生态、人水和谐的理念,采用生态护岸的方式,把河水、河岸、河滩植被连为一体,将大沽河堤防打造成集防洪效应、生态效应、景观效应和自净效应于一体的“生态堤防”。
生态护岸是利用植物或者植物与土木工程相结合,对河道坡面进行防护的一种新型护岸形式,这次大沽河治理护岸工程采用的生态护岸形式更加丰富,不仅使用了格宾石笼、生物袋等生态护岸形式,还根据不同河段的地形地质状况、水文气象、泥沙及冲淤变化等综合考虑,进行不同形式、不同材料的河道生态护岸选择。
大沽河护岸在考虑防冲的前提下大部分护岸采用生态护岸,护岸型式分为自然、人工自然、抗冲护岸三大类,在满足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大胆采用生态建筑材料,主要有生态护岸袋、抗冲生物毯、生态混凝土,这在青岛市河道治理中是首次使用。生态护岸袋采用抗老化材料制成,袋与袋之间连接固定后,在满足抗冲的前提下,袋内自带草种发芽后在堤岸上形成一道绿色的景观。抗冲生物毯就像一张床单,一张张拼接后铺在河岸上,在将泥土固定的同时,不影响植物的生长和水体的交换。生态混凝土由于其整体构筑间有许多空隙,在堤防工程中起到抗冲、结构功能的同时,混凝土中间的空隙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空间。生态袋护岸、抗冲生物毯、生态混凝土这些新材料的应用使大沽河呈现出绿草如茵的生态景观。
大沽河治理胶州段护岸共有生物毯、连锁块、木桩等13种护岸形式,这13种护岸都是生态护岸,这样就避免了像以前一样对河道大量地衬砌化、硬质化,将水、土及其他生物隔离开来,阻止了河道与河畔植被的水气循环,可以将水、河道与护岸、河畔植被连成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河流生态系统。生态护岸为鱼类等水生动物和两栖类动物提供觅食、栖息和避难的场所,对保持生物多样性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使大沽河治理成为了真正的“亲水型”、“生态型”工程,青岛市富氧健身的后花园。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3年11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