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网站10月9日讯 10月8日,在阳谷县石门宋村的农田里,村民宋来磊正抱着碗口粗的塑料水管在农田里拖动。远处田埂上,他家的柴油机正在隆隆声中把水从机井里抽出,源源不断地送到干渴的农田。
宋来磊告诉笔者说:“别瞧这‘小白龙’不起眼,节水抗旱的作用可大了,过去用垄沟浇地要用三、四个小时,眼下采用‘小白龙’,个把小时就行了。不仅解决了水在灌溉途中的渗透耗费,而且节省了灌溉时间,真是省水又省时。”
据悉,阳谷县今秋种植小麦80万亩,近期由于持续干旱,小麦种植面临困难。针对这一实际,该县在积极引黄并充分利用井水进行浇灌抗旱的同时,大力提倡节水灌溉,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到用水一线,引导群众实行低压管道、喷灌、微灌及小白龙相结合的方式,切实杜绝水源的跑冒滴漏,努力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最大效益。
在此基础上,该县还及时对浇水渠道进行了疏通和清理,尽可能减少输水消耗,保证河道流水畅通;科学调水配水,针对用水高峰期争水、抢水严重的现实,要求扬水站本着“先高亢区、后低洼区”,“先下游、后上游”原则,及时启闭闸门,多输水,远送水,切实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确保了抗旱工作的顺利开展。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3年10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