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人在铺设管道
中国水利网站5月7日讯 (通讯员 单亦双)山东胶州市胶莱镇中部和南部属于平原区,地势平缓,经多年农田水利规划和整治,基本形成了田、渠、沟、路比较完善的格局。但由于灌溉设施不齐全,灌溉保证率低,农民基本是靠天吃饭,当地农民收入低,制约了农民种植的积极性。
今年,胶州市在胶莱镇实施小农水重点县项目两项,分别是张跃屯片区和韩家庄片区,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0500万亩,其中发展低压管道灌溉面积4790亩,发展滴灌灌溉面积5310亩,PE管带喷400亩。
韩哥庄片区位于胶莱镇南部,南胶莱河两侧,项目区内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落后,农田基本依靠柴油机带动喷灌机提取南胶莱河水、机井水进行灌溉。因项目区内缺少有效的农田灌溉水源工程,种植作物以小麦、玉米、花生为主。
韩哥庄片区发展净节水灌溉面积5500亩,其中发展裸地蔬菜低压管道灌溉2590亩,裸地蔬菜滴灌2790亩,大棚蔬菜滴灌120亩。项目区根据灌溉方式分为低压管道灌区、裸地蔬菜滴灌区和大棚蔬菜滴灌区。低压管道灌溉区涉前韩哥庄、小回、姜家街3个村庄,净灌溉面积2590亩,主要种植作物为土豆、大葱、姜。裸地滴灌区涉及后韩哥庄、小回、大回3个村庄,净灌溉面积2790亩。大棚蔬菜滴灌区主要种植作物为大棚蔬菜,灌溉总面积120亩。
随着的“小农水”重点县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在胶莱镇的实施,可扩大经济作物尤其是高产优质农产品的产出,优化了种植业结构,促进农副产品的收购、销售、加工、运输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农民和集体的收入。采用经济效益较高的综合节水灌溉模式,增强了广大农民的节水意识,节省的部分水源可转向城镇供水和工业用水,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条件,对于加快项目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胶莱镇农业标准化、产业化和规模化水平,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项目实施后,合理的利用了地下水资源,避免了对项目区内地下水进行过度开采,提高了灌溉水利用率,使项目区地下水达到了采补平衡,避免了水环境恶化。通过实行合理灌溉,改善水土条件,使灌区水土资源得到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转向良性循环。实施节水灌溉工程,促进了水资源的优化配置,项目区水利设施的配套完善,增强了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3年5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