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网站4月9日讯 “多亏了国家的好政策,这个小农水工程修的真好啊,原来浇地得好几个人,整渠道、按机器,水不多的时候你争我抢,甭提多费劲、多愁人了
!现在可好了,浇地问题由协会管着,我一个老年人自己在家就能办了,协会收费也比以前少很多,现在浇地真是省事、省工、省水、省钱。”——
4月
7日,正在浇麦的山东省阳信县商店镇李朝干村李恒云老汉乐呵呵地告诉笔者。眼下正是抗旱春灌的关键时节,该县2012年度“全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工程
”派上了大用场。
据了解,2010年7月份,山东省阳信县成功入选第二批全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周期为三年。在各级财政、水利等部门的关心、支持下,该县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了2010年度、2011年度小农水重点县建设任务,并在省级验收和绩效考核中取得优异成绩。该县2012年度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位于商店镇境内,涉及38个村庄,控制面积3.51万亩,总投资2630万元。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末级渠系节水改造工程2.51万亩,低压管道灌溉工程1万亩。工程采用预制砼U型槽衬砌斗渠、农渠88.7公里,铺设低压输水管道63公里,新建小型提水泵站10座,新建桥、涵、闸、量水槽、口门、给水栓等田间配套建筑物3408座,整治排水沟64.9公里。
截至目前,项目已接近尾声,4月20前可全面竣工。项目建成后,将大大增强项目区农业综合生产和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明显改善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十分显著。项目区可新增灌溉面积0.98万亩,改善灌溉面积3.53万亩,年新增供水能力1784万立方米、节水能力270.6万立方米、粮食生产能力676.5万公斤、省工7.48万个,将为当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3年4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