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网站3月29日讯 (记者 赵新 通讯员 张修忠)记者在近日召开全省水利建设管理工作会议上了解到,今年山东全省水利建设规模持续走高,预计各类水利建设投资将达到340亿,规划建设项目6.1万余处。
会议强调,今年全省水利建设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开展“水利建设管理提升年”主题活动为主线,抓好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两个关键环节,搞好工程建设、水利市场、目标控制三项管理,全面完成今年的水利建设任务目标。
会议确定,今年抓好六项重点任务:一是抓好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在全面完成南水北调和胶东调水主体工程建设任务、确保试通水成功的基础上,全面展开配套工程建设;全面完成治淮东调南下续建工程剩余5个单项工程的竣工验收;完成国家规划内80条中小河流治理;加快实施德惠新河治理工程,开工建设列入进一步治淮的洙赵新河治理工程和其他列入国家规划的大型河道治理工程;陆续实施18个病险水库除险加固、12个引黄平原水库工程;新建防潮堤30公里;相机启动32个大型灌区配套改造工程和一批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工程。二是抓好工程质量管理。健全质量安全责任体系,创新质量管理体制机制,切实提高质量管理水平。探索完善适合大规模水利建设特点和民生水利建设要求的质量管理模式,增强质量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大对项目法人的管理考核,切实发挥其在工程质量管理和“四制”管理中的核心作用。加大对市场执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夯实质量控制保证基础。强化质量监督检查,建立健全市场主体自查自纠、政府监督查处和社会监督约束的质量监督检查机制。实施质量品牌带动战略,开展优质工程评选表彰活动,引导树立争优创优的理念和意识,以此提升质量管理水平,提高工程建设质量。三是抓好水利建设市场监管。严格施工、监理、检测、招标代理队伍的管理,严格资质资格审核审批,把好市场准入关。针对不同市场主体特点,制定出台相应的管理制度,做到有章可依、有规可循、违章违规必究。把加强诚信体系建设作为规范水利建设市场秩序、提高市场监管能力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建立健全信用等级评价制度,建立起失信惩戒、守信激励的科学机制,切实规范建设市场主体行为。加快推进项目信息公开和建设市场的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手段提升市场管理的科学化水平。通过不断强化市场监管,逐步构建竞争公平、秩序良好、行为规范、健康发展的水利建设市场,培育出一批信誉良好、业务一流、能够承担社会责任的市场队伍。四是扎实开展省级稽察。继续深入开展稽察工作,突出中小河流治理、平原水库建设和病除水库加固三大重点,抓点带面,整改提升。扩大稽察的广度和深度,实现项目类别和主要环节的全覆盖。提高稽察绩效和稽察成果的转化运用。从体制机制上研究提出妥善的解决方法,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堵塞管理漏洞,消除管理死角,建立促进工程建设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五是开展预算定额修编工作。组织专门人员,组成专门班子,集中精力开展新一轮的定额修编工作。加强需求调查,摸透市场实情,找准关键环节,深入进行研究,争取通过一年到二年的时间,形成符合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山东省水利建设实际的完整的标准体系,更好地指导和服务于全省水利建设大局。六是抓好安全生产工作。按照上级的要求,立足山东实际,创新安全管理的新模式、新方法。积极探索安全生产工作的标准化建设,文化建设,增强安全生产工作的丰富性、实效性,提高安全保障水平,实现全省水利科学发展、永续发展、安全发展。对照水利部对省级水利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的考核办法,对市县进行逐级考核,以考核为抓手,促进全系统安全管理能力的提升。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3年3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