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晓,东平湖巡堤。
远处湖面如烟一般飘起来,环湖的山丘在晨雾中若隐若现。一只翠鸟没事人一样落在水边摇曳的芦苇上,突然一头扎入水中,上来的时候银亮的小鱼就挂在嘴边了。从远处传来悠长的摇橹声,吱呦吱呦,由远及近,越来越近。突然,水面沸腾起来,马达轰鸣,数十艘小船开启马达向湖堤驶来,岸边如变魔术般出现了几十个贩鱼的车辆,渔民迅速将新打的鲤鱼、鲫鱼、鲢鱼、黄骨鱼过称装车。交易完,渔民们坐在岸边的柳荫下抽着旱烟,话着家常,湖面又恢复了以往的平静。
老一辈的人说:“东平州,十年九不收,收一收,吃九秋”。谁想历史上被水患困扰的泽国,如今水面荷浪翻滚,藕香阵阵,膘丰味美的各类水产更是让人垂涎欲滴、欲罢不能;岸上黄橙橙的稻田翻着金浪,使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渔民刘大爷跟我说他家就住在老湖边,这些年国家修堤修闸,免了老百姓的水患,湖里可以安心养鱼了,收入提高了不少;湖边的涝洼地以前既不能养鱼也不能种田,偌大一片荒滩没法利用,如今请专家进行了改造,传授农民水稻轻简化栽培技术,形成台面水面相间的“上粮下渔”模式,老百姓既种粮食又养藕,还引进了大闸蟹、湖虾、龙虾的种苗,今年秋天光大闸蟹就收入两万多元,说到这里刘大爷乐得合不拢嘴。
伴着浪花拍打堤岸的声音,我们告别刘大爷驱车离开。湖里一艘小木船吱吱呀呀地划过,在湖面上留下一圈圈的涟漪。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3年1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