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网站讯(记者 赵新 通讯员 王珂)12月12日至13日,山东省政府在潍坊市召开创建现代水利示范省示范市工作现场会议。贾万志副省长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山东省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杜昌文主持,省政府办公厅巡视员高洪波出席,潍坊市委副书记、市长刘曙光到会致辞。
贾万志在讲话中指出,十年来全省增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优势取得了显著成就,粮食生产实现“十连增”,农民收入可望实现“十连快”,应对异常气候和突发事件取得重大胜利,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和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全面启动实施,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主的农村各项改革扎实推进,生态文明乡村创建活动深入推进。这些巨大成就的取得,最关键的是始终坚持不懈地大干水利,不断强化水利基础,全省水资源调配能力明显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显著增强,农田水利设施日趋完善,生态水利建设步伐加快,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大幅提升,为全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水利基础,发挥了不可替代也无以替代的重要支撑和保障作用。
贾万志说,山东水利改革发展走出了一条符合山东省情水情、符合各地实际并且具有时代特色的创新治水路子。十六大以来这10年,是山东水利事业发展史上形势最好、发展最快、成效最大、人民群众受益最多的10年,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全省进入了水利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大变革、大跨越的新阶段,集中力量打了几个硬仗和胜仗,办成了几件多年想办的大事和难事,实现了许多创新和突破。标志性的成绩,集中表现在:率先谋划构建了现代水网工程体系,首创并实施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率先实施了村村通自来水工程,率先启动实施了“旱能浇、涝能排”高标准农田建设,率先完成了防洪减灾薄弱环节突出问题治理任务,率先提出并推动了水生态文明建设。这些巨大成就和丰富实践,不仅为维护水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积累了在省情特殊、水情特别、水资源条件极其复杂的经济大省、农业大省、人口大省推进水利改革发展的宝贵经验,进一步探索和拓宽了符合山东特点的水利现代化道路。
贾万志强调,把创建现代水利示范省示范市作为推动全省水利改革发展的总任务、总抓手和总引擎,各级必须要坚定不移地全面推进。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要切实把握好明确三项要求、坚持三项标准、突出三项任务、强化三项措施。
“明确三项要求”,就是要明确现代水利的内涵,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树立现代治水理念。
“坚持三项标准”,一是围绕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全面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格“三条红线”控制管理,形成“一控双促”倒逼机制,能够在“十二五”期间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并基本建立起与当地水资源禀赋条件相适应的用水方式和发展方式。二是围绕统筹解决水资源短缺、水灾害威胁、水生态退化三大水问题,编制市县现代水网建设规划并相应制订了年度实施计划,能够在“十二五”期间基本建立起保障当地供水、防洪、生态安全的现代水网工程体系。三是围绕充分发挥水利公共服务职能,明确事权,注重民生,积极拓展水利服务领域,能够在“十二五”期间基本建立健全规范的水利公共服务体系,为社会提供普遍均等、高效规范的水利公共服务。
“突出三项任务”,一是进一步加快构建现代水网,着力形成水资源统筹配置、综合调度的基础工程体系。二是进一步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着力形成水资源节约保护、高效利用的依法管水制度体系。三是进一步提高水利公共服务水平,着力形成队伍健全、服务到位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
“强化三项措施”,一是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认真落实防汛抗旱、饮水安全保障、水资源管理、水库安全管理等工作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二是进一步加大水利投入,系统研究政策、严格执行政策、充分运用政策,一方面把中央和省里确定的投入政策落实到位,另一方面要大力拓宽筹资渠道,大幅增加财政投入。三是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加快实施“金水工程”,突出加强关键领域、关键技术的科研攻关,以水利信息化推进水利现代化。
杜昌文厅长围绕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强调把握好四个关键环节。一是突出生态。二是突破瓶颈。三是提升管理。四是强化服务。
17市市政府分管负责同志、市水利局主要负责同志,以及省发改委、财政厅、住建厅、农业厅、海洋与渔业厅、气象局、山东黄河河务局等有关部门、单位负责同志,省水利厅机关处室及部分直属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与会人员参观了潍坊市白浪河北辰绿洲生态湿地、北部水网工程、南水北调双王城水库工程、寿光市巨淀湖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营里镇水利站等建设现场。17市分管负责同志做了大会交流发言。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2年1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