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审批具备新闻登载业务资质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06022
  首页 -> 正文


山东聊城:小农水彰显“大身手”

2012-10-08

  中国水利网站讯(通讯员 杨磊 马静 贾国华)“以前浇地,靠河近的要拉机器,离河远的要用机井,费时费力不说,成本也很高。现在地里四五十米就有一个出水口,一个人、一把铁锨就能解决问题,家里的10亩地一天就能浇完。”10月7 日,冠县北陶镇肖城村村民于士怀看着自家地里牛角大的玉米,笑得格外开心。

  聊城是一个农业大市,农业灌溉水源主要依赖客水和地下水资源,资源性缺水十分严重。针对这一问题,该市抓住国家启动小农水重点县项目的机遇,通过积极争取,去年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八县(市区)全覆盖,大大提升了小农水建设管护水平。三年来,全市小农水重点县建设项目共投资40024.4万元,新增节水灌溉面积58.32万亩,相当于过去13年的总和;新打机井1927眼,新建提水泵站68座,埋设低压管道3174.29公里,建设土壤墒情自动测报系统22处;成立农民用水户协会52个。通过实施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全市年新增节水能力5248万立方米,年新增粮食生产能力9447万公斤,项目区农民年人均增收292元。

  受经济条件制约,聊城市各级财政较为困难,群众投资农田水利建设的承受能力十分有限。为此,该市积极探索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建设的投融资模式,统筹农业综合开发、基本农田整治、中低产田改造、农业发展基金、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现代农业小麦产业等农业涉水项目专项资金,把相互关联的多种渠道资金集中打捆使用,形成一定的项目资金规模和集约效应,有效缓解了农田水利建设资金难问题。自2009年以来,全市共整合涉农资金2.72亿元,完成末级渠系改造面积14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3.9万亩,新打机井1472眼。

  为确保农民群众长期受益,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聊城市坚持把水、田、渠、路作为系统工程,统一规划,系统治理,实现集中、规模和彻底治理。各项目县因地制宜确定建设内容和示范片,以灌区末级渠系节水改造和高效节水灌溉为主,对末级斗、农渠进行衬砌,引黄引河灌区采用泵站提水低压管道灌溉,井灌区采用机井提水低压管道灌溉的高效节水灌溉,实现了水自流灌溉到田间。同时采用“水源+水泵+变频设施+自动化喷灌系统”,建设了500亩高附加值经济作物大田喷灌示范区,实现了灌溉管理自动化。目前,各项目区均建立了用水量远程遥测、地下水位自动化测量、土壤墒情监测、雨量自动监测设施,项目区科技含量显著提升。

  “小农水修到哪,农民就增收到哪。”这已成为聊城小农水项目区广大农民的共识。未采取节水措施时,项目区灌溉亩次用水在90 立方米以上,浇灌每亩地需25—45元,现在亩次用水量仅为40—50 立方米,灌溉水利用率提高近1倍;水价改革后均价0.24元每立方米,灌水定额按高值每亩50 立方米算,浇灌每亩地仅需要12元左右,真正实现了“省水、省电、省时、省钱、省力”。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2年10月8日

        
杨磊 马静 贾国华


  相关新闻:
滨州市新一轮黄河防洪工程建设启动
山东省淮河局开展双节期间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
山东省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扎实推进
倾力构建鲁中“大水系”——写在南水北调淄博市续建配套工程开工之际
东营黄河服务“黄蓝”经济发展战略大局
山东淄博市水资源专项执法检查见成效
淄博市水利工程确权划界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山东省出台《关于加强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




   
最新更新


 
图片报道


主办:betway苹果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010-6298095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京ICP备1104231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513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