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享有“天下第一泉”美誉的济南趵突泉迎来复涌9周年纪念日。记者在趵突泉公园看到,随着泉水位迅速上升,“三股水”高度明显增加,“水涌若轮”、“趵突腾空”盛景吸引大批游客驻足。受1998年至2002年持续干旱影响造成连续停喷548天的趵突泉,自2003年9月6日复涌,至今已持续喷涌9周年,创下近40年来喷涌最长纪录。
济南素以名泉众多享誉海内外,全城分布有700多处泉水。但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城市扩张、人口激增、和居民生活用水需求增大,加上降雨丰枯不均,自1976年3月30日以来,趵突泉首次出现停喷。此后发生多次停喷,时间最长的一次达926天。最近一次停喷是在2002年3月6日,停喷548天后于次年9月6日复涌。
据有关专家介绍,趵突泉能够持续喷涌,得益于多年来特别是近年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实施以节水保泉、保护地下水为核心的“增雨、置采、补源、控流、节水”等一系列措施,通过建设多座水库调整采水布局和用水结构,实行封井保泉,严格取水许可,严控地下水开采,每年减少地下水开采量近1亿立方米。此外,在枯水期采取回灌补源、禁采限采等应急措施,使泉水连续数年度过几近停喷的关键时期。
据了解,近年来,济南市将保持泉水持续喷涌,作为保护城市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各部门齐抓共管,形成保持泉水持续喷涌的强大合力。规划部门严格控制在泉水补给区、出露区保护范围内建设工程项目;园林、环保、名泉保护等部门对规定范围内新建、扩建、改建工程项目严格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审查;水利部门认真做好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合理配置,尽量减少地下水的开采;市政部门在节水保泉、置换水源工作中做了大量工作;气象部门、警备区积极开展人工增雨,增加了泉源补给;林业部门认真做好泉水补给区范围内植树造林工作,保护植被,涵养水源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