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网站2月26日讯 连日来,聊城市本着“河灌与井灌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完善的优势,抢引多蓄黄河水,确保小麦“喝”上返青水。
据了解,去年冬天以来,聊城市气温持续偏低,降低了农田水分蒸发,全市农田墒情较好。但从去年12月份以来,全市有效降雨偏少,局部出现旱情。随着气温回升,蒸发量加大,农田失墒加快,干旱形势不容乐观。
对此,地方政府和供水部门早准备、早行动,及时上报引水计划,签订引水协议,积极实施灌区节水改造与续建配套工程建设,改善灌区基础设施,并在灌区大力推广“小白龙”等节水措施和技术,进一步提高农田水分的利用率。同时,针对用不上河水的农田,充分利用现有机井进行提水灌溉。在引水过程中,河务、水务部门科学调度,积极协调,组织人员到地头,发放节约宣传单,讲解用水知识,让群众明白足量灌溉最科学,做到合理灌溉,节约灌溉,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2年2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