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污水处理厂尾水湿地公园 资料图片
□马建立
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近年来紧紧围绕“实施国家节水行动”战略部署,全力开展节水行动,积极实施水生态修复,加快完善现代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做到水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努力将资源优势加速转化为发展优势。2019年11月,湟源县跻身水利部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之列。
坚持统筹协调,完善工作机制。湟源县通过县委统一领导、政府统筹调控、部门协作配合、全社会广泛参与的涉水事务工作模式,探索实现城镇和农村、地表和地下、客水和当地水的统一管理与联合调配。同时,将水资源保护与管理纳入政府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多部门协同发力,高效推动节水各项政策落地落实。
坚持补齐短板,强化农业节水。湟源县大力发展节水农业,以节水灌溉为主,加快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实施农业节水项目,累计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6.1万亩,实施高效节水灌溉6万亩,完成混凝土衬砌防渗漏技术渠道改造1171公里,新建输水管道332公里,并推广旱作农业技术,经第三方评估单位测算分析,灌溉水利用率大幅度提升。加强灌溉用水计量,先后建设信息中心、管道流量监测站、明渠固定监测站等,实现了县内两大国有中型灌区计量全覆盖,为科学配水调度、合理利用灌区水资源提供了数据支持。深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制定出台《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精准补贴办法》和《湟源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节水奖励办法》,科学制定水价,精准实施节水补贴和节水奖励,提高了农民节水积极性,促进了节水型农业建设。
坚持多措并举,源头推进节水。湟源县从严执行取水许可、用水定额、计划用水、节水“三同时”管理及用水计量、水价机制、县级重点监控用水单位名录等各项制度,实施用水统计和报告制度,从源头上把好节水关,加快水资源一体化管理。依托城镇供水管网改扩建工程,不断完善城市供水管网基础设施,对存在“跑、冒、滴、漏”现象的供水管网进行全面修复,管网漏损率持续下降。
坚持科技创新,尾水循环利用。2016年以来,湟源县通过“高寒性复合流潜流人工湿地+表面流人工湿地”处理方式,每年深度净化污水处理厂尾水160.5万吨,处理后的尾水达到Ⅳ类水标准。2018年,湟水河湟源段出境断面(扎麻隆)水质稳定达到Ⅱ类。
加强节水宣传,发动全民参与。湟源县以“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等宣传活动为契机,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现场咨询等平台,以生动科学的宣传形式,开展节水活动进单位、进企业、进小区、进校园、进乡村活动,多渠道、全方位普及宣传法律法规、水资源现状、节水理念及节水知识。
下一步,湟源县将全面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持续推进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不断开创新时代美丽幸福湟源新局面。
来源:必威体育登陆 2020年5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