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爱霞
入汛以来,青海省柴达木盆地大部、青南牧区南部以及祁连、湟中、共和、贵德等地降水较常年偏少三到九成,沟道来水严重偏枯,水库蓄水较常年同期偏少40%。海西州天峻县遭遇了自1961年以来第二干旱极值天气,33条管道源头无来水或来水极少。乌兰县柯柯镇南北柯柯地区及茶卡镇基本无有效降水,牧草至今未返青,部分牧民车拉运水距离达到20公里。截至目前,全省农田缺水面积32万亩,9万人临时性饮水困难。
8月6日,记者来到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所在地恰卜恰镇。在西台村的机井前,抗旱队维修人员正在检修提灌设施。水管所所长杭州多杰说:“很多小型水利工程都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修建的,每年我们都要检修好几次,虽然遇到了一些困难,但是我们会尽力解决,全力以赴让老百姓能够吃上水。”正在村头供水点接水的村民毛加太指着哗哗流淌的“救命水”高兴地说:“国家出钱帮我们把输水管道一直修到村里,天再旱,我们也不怕没水吃。”
海南藏族自治州气象资料统计显示,2014年海南州共和县年降水量较历年同期偏少15%,为近30年第4个少雨年,共和县恰让等水库来水量剧减,20多个乡镇5400亩耕地无法灌溉。同时,受缺水问题影响,恰卜恰地区只能采取限时、分片供水,供水时间维持在6:00—23:00之间,地势较高的区域实行夜间调剂供水,严重影响了城镇居民的日常工作与生活。
面对旱情,县水利局抽调技术人员组成3个抗旱指导服务队,分赴生产第一线,帮助农民整修机井,维修河渠,提供抗旱物资,开启可利用的库、站、井等水源进行抗旱,确保群众吃水。
据海南州水利局副局长杜才寿介绍,海南州各县根据防御重点和抢险工作需要,进一步充实了州县防汛应急物资储备。抗旱服务队利用技术、设备、服务的自身优势,组织群众抗旱减灾,清淤渠道,维修水库、涝池,检修提灌站等,全自治州水库、涝池共蓄水1353万立方米。此外,通过财政借款、垫资及争取上级部门支持,共投入抗旱资金329.3万元,扩渠清淤110公里,修复渠道31公里、管道8公里,检修提灌设施44座,维修机井2座、引水口6座,有效缓解了群众的吃水难问题。
目前,青海省已争取2014年中央下达特大抗旱补助费1000万元,近期准备分配到各地。同时,中央财政下拨了2014年度抗旱规划项目建设补助资金0.69亿元,青海省正在抓紧落实地方配套资金和项目前期准备工作。
来源:必威体育登陆 2014年8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