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网站讯 5月17日,青海省2012至2013年度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建设实施方案通过省水利厅组织的专家审查,即将全面进入实施阶段。青海省发改委、省水利厅相关单位、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和方案编制单位等部门人员参加审查会。
水文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截至2010年底,青海省在6州1地1市22县布设基本水文站37处、专用水文站1处、湖泊水位站1处,在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上基本形成了比较完整、相对稳定的基本水文站网监测体系,但站点公布不平衡,还远远不能满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防灾减灾工作的需要。特别是青海作为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境内水系发达、河流密布,仅集水面积在2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就有370多条,水文工作存在着站网密度不足,水文观测设备及报汛手段落后等问题,难以为区域经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可靠的信息服务。
根据国务院和水利部切实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灾害防治的意见精神,青海省编制了《青海省水利厅专项规划编制工作方案》,明确“十二五”期间完成全省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面积在200至3000平方公里的72条中小河流的水文站网建设。2011年青海省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27处水文站、27处水位站、405处雨量站、7处水文信息中心、1个省级应急机动监测队、72条河流预警系统和4处水文巡测基地建设项目列入国家总体规划,获准立项建设。
此次审查通过的2012至2013年度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建设实施方案包括水文站和中心站(巡测队)、预警预报系统、水文巡测基地建设三大版块内容,项目实施后将极大改善项目内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站网的布局,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中小河流洪水的自动监测和预警预报,全面提升水文监测站点的水文测报、分析评价及水文水资源信息服务能力,提高中小河流抵御洪灾的支撑能力,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高效的水文支撑。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2年5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