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孟砚岷 文/图
立秋刚过,走进银川市第一再生水厂,两岸草木葱茏,湖面波光粼粼……
近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坚持把非常规水源利用,特别是再生水利用作为实施深度节水控水行动的突破口,全力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2022年,全区再生水利用率提高到35%,引黄取水量下降至59亿立方米左右。
规划引领,高起点谋划
宁夏深处祖国西北内陆,多年平均年降水量289毫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5%、长江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的27%、黄河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的65%,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仅570立方米,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推进再生水利用,既是宁夏水情所迫、发展所需,更是宁夏的责任所在。
围绕落实国家污水资源化利用部署,自治区水利厅、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宁夏非常规水源利用规划(2021—2025年)》,提出到2025年全自治区再生水利用率达到50%,打造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先行示范区。
同时,自治区落实非常规水源利用规划,以地级市为单元,编制“5+1”非常规水利用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和400毫米以上降雨区雨水集蓄利用实施方案、分布式污水资源化利用合同节水专项实施方案,系统性谋划非常规水源利用。
此外,自治区聚焦建设试点示范,3个典型城市分别制定了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实施方案。石嘴山市印发了中水推广三年实施方案,中卫市编制了水资源(中水)综合利用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盐池县编制了德胜墩再生水资源综合利用工程(二期)可行性研究报告。
配置先行,高标准落实
寻求宁夏水资源利用的“永续发展之路”,改变当地再生水利用现状,转变观念是基础,优化政策与建立机制是关键。
自治区党委、政府印发《宁夏“四水四定”实施方案》《宁夏“十四五”用水权管控指标方案》,水利厅、发展改革委、财政厅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宁夏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管理办法(试行)》,划定非常规水源利用最低约束线,实行区域非常规水源利用配额制。
宁东管委会统筹基地内黄河水、再生水、矿井水,推行水务一体化,构建供水一体化、水资源管理一体化、水资源配置一体化,新增用水项目按比例配置再生水,矿井水配置到18座煤矿,实现了工业园区再生水、矿井水“应配尽配”,废污水“近零排放”。
中卫工业园区管委会按照“谁排放谁回用、谁取水谁回用”的原则,将工业园区再生水以“用水量的15%加上排水量的25%”配置到企业,330万立方米再生水全部回用于企业生产,推动再生水大规模利用。
工程夯基,高质量支撑
管网规划和建设滞后,运行管理不规范,专业技术人员缺乏……这些都是过去再生水利用的“堵点”“难点”。
宁夏探索实施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社会资本积极参与的投融资机制。加强再生水利用的长期规划和建设项目再生水使用量的监管,实现再生水“应用尽用”。
石嘴山市完成投资9.79亿元,建成星海湖再生水补源工程等11个重点项目,建成再生水管网69.94公里,再生水利用量达到2000万立方米。计划投资6.46亿元,建设第四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深度处理工程5个重点项目,进一步提升再生水产输和配置能力。
中卫市完成投资1.25亿元,开工建设第二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项目,再生水利用量达到680万立方米。计划投资1.76亿元,建设第三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利用等2个重点工程和沙坡头景区星星酒店等14个分散式污水资源化利用合同节水项目,新增再生水利用量800万立方米。
盐池县完成投资1.56亿元,形成了污水处理厂处理、再生水厂提标、饮马湖表流湿地净化、德胜墩再生水水库调蓄、城北防护林高效节灌的再生水利用完整链条,实现了生活污水全收集、全处理、零排放。计划投资2970万元实施德胜墩再生水资源利用二期工程,进一步扩大再生水配置利用规模。
来源:必威体育登陆 2023年8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