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丰收的喜悦

滨河城市

黄河标准化堤防

五月的稻田

银川平原
□本报记者 孟砚岷
金秋九月,塞上山川,田野锦绣,水脉焕然。
黄河宁夏段水质稳定保持“Ⅱ类进Ⅱ类出”,15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达到73.7%以上,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67平方公里;农村饮安全问题基本解决,全自治区剩余1.88万建档立卡贫困户饮水安全问题全部清零,88个挂牌督战村饮水安全问题基本解决,贫困县区自来水普及率95%以上……
一年来,宁夏水利系统以黄河大保护大治理为核心,在建设黄河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道路上,书写了担使命、走在前、作表率的华彩篇章。
黄河成为塞上“幸福河”
黄河宁,天下平。风景如画的吴忠市滨河大道古城湾砌护段,守护着沿岸百姓安澜,也见证了习近平总书记对黄河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深情嘱托。
“曾经臭气熏天、垃圾满渠的景象不见了,如今渠水清澈见底,两岸碧波荡漾。”这是银川市市民发自内心的点赞。
天下黄河富宁夏。宁夏近90%的水资源来自黄河,目前沿黄生态经济带集中了全自治区66%的人口、80%的城镇,创造了全自治区85%的经济总量、生产了74%的粮食。自治区累计投入资金11亿元,对黄河进行系统治理,建成标准化堤防,构筑起“一堤六线”黄河金岸,打造了黄河堤防建设宁夏模式。
如今,宁夏以压紧压实河湖长责任为核心,不断完善河湖长制组织体系、制度体系、监督体系、责任体系、共治体系,推广建立“河长+检察长+警长”河湖管护模式,推动河湖长制提档升级;统筹推进堤防建设、河道整治、滩区治理、生态修复,构建黄河堤防闭合环线,将黄河宁夏段防洪标准提高到50~100年一遇,全力打造沿黄九省区最具特色的“一河、双线、三带、四区”绿色生态廊道,真正把黄河宁夏段打造成安澜黄河、健康黄河、宜居黄河、文化黄河、智慧黄河、惠民黄河“六位一体”的幸福河。
目前,黄河宁夏段水质呈现向好态势,全自治区河湖面貌和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河湖长制工作再次受到国务院通报激励。
创新成为强劲动力
9月20日,宁夏“互联网+城乡供水”示范省(区)建设正式启动。今年,水利部将固原市列为全国智慧水利先行先试典型,2021年年底将基本建成地级市“互联网+城乡供水”示范区,同时加快推进银川、石嘴山、吴忠、中卫“互联网+城乡供水”规划的审批工作。
建设“互联网+城乡供水”示范区,这是宁夏在科学管理、良性运行饮水安全工程上的一次积极探索。自治区水利厅全力推进“互联网+城乡供水”示范区建设,围绕城乡供水一体化、农村供水可持续目标,加强顶层设计,抓好宁夏城乡供水大数据中心建设,整合升级城乡供水产业,培育发展供水数字经济,争取将城乡供水打造成“政务云”应用、政策机制、技术创新、产业培育、均衡服务等5个示范区。
通过示范区建设,宁夏将积极构建以黄河水为主、泾河水和当地地下水为补充的“南北调配、丰枯补给、水量稳定、水质可靠、互备互用”的城乡供水一体化格局,进一步提升城乡供水保障能力,让全自治区城乡居民喝上安全水、明白水、放心水,为黄河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提供可靠水支撑。
旱塬兴水“日子甜”
8月31日,引黄灌区四大扬水系统按计划停机,9月8日,自流灌区各大干渠关闸停水,宁夏引黄灌区2020年夏秋灌溉任务圆满完成。
“我们移民到红寺堡,就是冲着这一股黄河水来的!”22年前从彭阳县古城镇移民到红寺堡区大河乡大河村的李政说。今年是他种植黄花菜的第4年,亩均纯收入达到了7000元,加上出栏的30多只羊,年收入足有10万多元。
沙丘起高楼,荒漠变绿洲,这一切变化都离不开一个“水”字。红寺堡扬水工程、盐环定扬水工程、固海扩灌扬水工程,这些送来旱塬生命水、幸福水、致富水的水利工程,被当地群众称为“生命工程”“希望工程”。
今年引黄灌区入春较早,气温偏高。入夏以来,灌区降雨偏多,防汛压力增大。面对汛期自然灾害天气频发的严峻形势,自治区水利厅严格落实水量分配及调度计划,各级水利部门加强部门协作,广泛宣传水情,全面采取措施,强化用水管理,全力保障了灌区农田灌溉、农民饮水和生态用水需求,为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水资源支撑。
新时代“黄河大合唱”的宁夏乐章已经奏响,塞上江南的美丽新画卷正在徐徐铺展。
来源:必威体育登陆 2020年9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