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扬黄水来了,苦日子甜了
 
分享到:
2020-07-29

马儿庄扬黄灌区

扬黄渠道测控化改造

  □本报记者 孟砚岷

  股毛刚过中指、毛重约莫35斤,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马儿庄村48岁的白学宝把羊羔装进皮卡车厢,心里有了底。

  6月28日,星期日,这天是惠安堡镇的集日。毛色好、体态匀称,最大的不超过38斤,12只羊羔被外地客商一眼相中,全部买走。当9000多元现金存入银行自动柜员机里,白学宝心里有了大大的幸福感。

  4亩大的院子里,勤劳朴实的主妇端来水灵灵的黄瓜,102平方米的瓦房前,当了半辈子“羊倌”的白学宝,畅谈起生活的变化:“扬黄水是发家致富的‘命根子'。”这句话,道出了当地群众的心声。

  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

  20年前,马儿庄还是盐池县16个乡镇之一,是一个草原面积广阔的大乡。盐池县是驰名中外的“中国滩羊之乡”。马儿庄,正处于盐池滩羊的核心产区,当地农户以养羊为主业。

  然而由于过度放牧,草原退化,滩羊养殖只能勉强解决温饱问题。刚刚成家的白学宝放养了42只羊,一只最肥的绵羯羊也只卖了210元。

  养羊没效益,日子过得恓惶。更严重的是草原沙化、沙进人退。“滩里被羊啃得光秃秃的,草根本就长不起来。”马儿庄村村委会主任关尚峰的手机里,至今还保存着这样一张照片:沙尘暴来袭,黄沙弥漫,沙丘漫过院墙,压上了房顶。

  是背井离乡无奈搬迁,还是咬紧牙根寻找出路?苦苦思索之后,马儿庄的群众毅然选择了后者。

  1987年,号称亚洲最大人畜饮水工程的盐环定扬黄工程开工建设,这给饱受干旱缺水和风沙之苦的盐池县人民带来福音。

  1992年,距离马儿庄村不到10公里,机声隆隆中,盐环定扬黄工程盐池灌区第一个灌区——李家坝灌区开工建设。百里之遥的黄河水,给了马儿庄群众新的憧憬。

  向扬黄水要效益

  1997年,马儿庄扬黄灌区开发建设完成,当地用上了黄河水。然而,巨大的考验才刚开始。

  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由于沙化严重,每年春季的沙尘暴淹没了渠道。村里雇来推土机推掉沙丘,每段渠道落实到家家户户,男女老幼齐上阵,硬是凭人力和铁锹完成了挖沙任务,确保了渠道通水。

  水来了,先治沙。2002年,盐池县率先在宁夏实行封山禁牧,大力植树种草,灌区树成行,林带成网。当地生态环境好转,绿色“青纱帐”逐渐形成,草原上重现“风吹草低见牛羊”。

  对于宁夏中部干旱带的群众来说,扬黄水,如母亲乳汁般甘甜,如金子般宝贵。结束了靠天吃饭的苦日子,还要摘掉“穷帽子”,马儿庄群众开始向扬黄水要效益。

  水指标确权到户以后,盐环定扬水管理处深入灌区,在科学调配水量、满足灌区均衡受益的前提下,做好延伸服务。村民改变大水漫灌习惯,发展节水灌溉,种植效益逐年提高。

  灌区采取“支部+村委+队长”管理模式,对水、电、肥、管理、采购等开支采取“四个公开,一个统一”的监督办法。作物灌溉根据各生育阶段需水量、需肥量规律,请教专家测土配方施肥,科学合理配水。

  推行水肥一体化技术后,肥料利用率由过去40%提高到现在的80%,玉米亩产由过去1200斤提高到1530斤。实行信息化改造后,11个管理人员利用平板电脑,就能实现对3个泵站的远程操作,智能灌溉4600亩水浇地。

  “今年,还将探索半托管、全托管的管理模式,在实现土地的集约化、机械种植的同时,保证农户打工种地两不误、同增益。”这是村委会谋划的下一步打算。

  奔向小康生活有底气

  七月的草原草色葱茏,扬黄渠边山花盛开。马一支渠上,20多年“工龄”的水泥节制阀刚“退役”,去年安装的精准测控一体化闸门焕然一新。

  欢腾的黄河水流进9万立方米的蓄水池里,经过泵站水肥一体化的处理进入滴灌带的“毛细血管”。精准灌溉下,齐腰深的玉米枝叶粗壮,绿意盎然。

  “今年1月到6月,没有有效降雨,旱情这么厉害,玉米长势还是没有受到影响。”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地里,村民啧啧赞叹。

  陕甘宁盐环定扬黄工程是为解决革命老区陕西定边、甘肃环县和宁夏盐池、同心等县部分地区饮水困难,防治地方病,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工农业生产而兴建的一项扬水工程。扬黄工程不仅是马儿庄村脱贫富民的民生工程,更是宁夏山区人民实现小康的发展工程。

  自2013年以来,扬黄工程年引水量突破1亿立方米,最大流量已达10.5立方米每秒,达到了工程原设计供水规模的90%以上,为受水区饮水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脱贫攻坚提供了重要的水资源支撑。同时,有效解决了受水区61.2万人的饮水困难问题,开发灌溉农田40万亩,从根本上改善了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灌区面貌和群众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8年9月,一则喜讯传遍陕甘宁革命老区:盐池县成为宁夏首个脱贫摘帽贫困县。在“第三批国家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县”名单中,全国共有21个县(市、区)入列,盐池县成为宁夏唯一获得此项殊荣的县。

  去年年底,马儿庄村人均收入达到1.2万元。白学宝家庭纯收入达到12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了3万元。马儿庄村已然站在小康生活的起点上。

  “日子美咋了,奔小康劲头足了!”玉米地的绿色海洋里,村主任关尚峰的话里透着骄傲。

  来源:必威体育登陆   2020年7月29日

孟砚岷
责任编辑:李旸
相关新闻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青山不负护绿人
宁夏中宁县:水资源信息化实现“一张图”管理
宁夏中卫市:生态优先,筑牢水环境质量底线
宁夏水利厅召开干部大会
宁夏召开节约用水工作推进会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betway苹果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