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孟砚岷
“过去种植小麦、玉米,亩均耗水在800方以上,如今种上蔬菜后,亩均耗水最多才有400方,省水省费不说,病虫害也少,卖到市场很受欢迎了。”日前,在宁夏永宁县蒂农农业合作社种植基地,技术负责人李军掩饰不住满脸的喜悦。
尽管时值深秋,基地蔬菜依然生机盎然,从4月上旬到11月中旬的生长季里,菜心、芥蓝等优质蔬菜能收获五茬以上,亩均收入在8000元。说起好效益,基地菜农对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竖起了大拇指。
守着黄河也缺水。这是银川平原腹地宁夏永宁县的真实写照。由于水资源日益紧张,农业发展受水资源缺乏影响较大,影响经济社会持续跨越式发展。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永宁县大力实施喷灌、滴灌、管灌等方式的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为全县农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自2012年开始,该县逐年落实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1.25万亩,累计完成投资约4亿元。高效节水灌溉“显身手”,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工程实施前,2011年~2013年平均农业引黄河水水量4.16亿m3,农业亩均用水量722m3;实施后,2014-2017年农业灌溉年平均引用黄河水水量3.62亿m3,较前几年节水0.54亿m3,农业亩均用水量626.7m3,而且扩大了过去灌不上水的沿山地区有效灌溉面积近万余亩,综合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达到水量供需平衡,有利于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高效节水面积的不断扩大,永宁县农业灌溉用水量逐年降低,有效灌溉面积增加,节水效果非常明显,全县建成高效节水22.15万亩片区而言,用水量由原先大水漫灌(旱作物)亩均485立方,降至亩均260立方,亩均少灌水225立方,每年节水5000万方以上,每年节约水费支出300万元以上,通过水肥一体化措施,改善土壤的水肥性和理化特性,减少农业化肥的无效排放,减少农业化学污染,有效促进了水土环境及生态环境健康发展。
高效节水灌溉还有效发挥了水利“指挥棒”的作用,调动全社会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的作用。据统计,当地已建成供港蔬菜面积4.8万亩,企业投资完成达0.96亿元。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8年9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