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孟砚岷
宁夏石嘴山市始终坚持把水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促进全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强力推进,2013年被授予“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称号,今年被正式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
一幅“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画卷在昔日的“塞上煤城”徐徐展现。
源头治理,打造良好水环境
石嘴山市依煤而建、因煤而兴的城市,过去曾是全国有名的塞北煤城,在赖以生存的煤炭资源濒临枯竭的时候,生态系统已经遭到了严重破坏,可持续发展和城市生态问题日益突出。
通过对境内415平方公里的湿地,湖泊先后恢复、扩整、保护了沙湖、星海湖、瀚泉海、惠泽湖等湖泊湿地。水域面积23万平方公里蓄水量3400万立方米的星海湖还被评为国家水利风景区和国家湿地公园,成为国家级水上运动基地和旅游观光基地。
实施沙湖与星海湖水系连通综合治理工程。工程以沙湖和星海湖为两大核心,通过水系连通综合治理,增强沙湖、星海湖水体流动性,增加水动力,建立沙湖-星海湖水体大循环体系,改善两湖水质,提升水环境质量。结合全域旅游、做大做强“大沙湖旅游圈”,打造沙湖、星海湖、贺兰山(武当庙)“两湖一山”旅游观光带,形成新的旅游核心吸引力,逐步建立沙湖-星海湖-三排-黄河水系连通的大循环体系。
加快推进北武当河生态修复综合整治工程,一期工程批复投资1.03亿元,于2016年5月30日开工建设,目前已基本完工。二期工程概算总投资2.7亿元,实施范围为铁路桥至连心桥、恒大桥至彩虹桥段,全长3.8公里,工程于6月27日开工建设,目前已完成投资4500万元。
2015年建设山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以来,该市共列入113个项目总投资128.4亿元,建设健康完整的水生态体系等十大示范工程, 实现“城在林中、林在城中,城在水中、水在城中,山水辉映、绿树环抱”的远景规划,全面完成城市的生态转型之路。
落实制度, 强化水污染治理
石嘴山市以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为抓手,全面落实三条红线。城市水资源实施监控与管理系统一期项目已全面投入使用,完成了对全市54个监控点建设任务。同时,编制完成了《石嘴山市水资源实时监测与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项目二期工程》(地控点),推广超声波流量计和智能水表,鼓励重点取用水企业建立水量在线采集、实时监测,推进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建设,并依托自治区电子政务云平台和政务大数据服务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搭建石嘴山市水资源政务平台。
严格地下水资源管理,建立地下水监测网络,加强地下水动态监测,依法规范机井建设管理,禁止取用地下水发展高耗水产业,禁止超采区内工农业生产及服务业新增取用地下水,严控地下水漏斗区新增取用承压水。制定了《石嘴山市地下水超采区压减开采量实施方案》和《石嘴山市2017年度封停自备水源井实施方案》,2017年计划封停14眼,截止目前关停企业自备井15眼,超采区治理工作成效明显。
加强水源地保护管理,划定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出台了石嘴山市第一部法规《石嘴山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开展了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和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完成了全市已批复的6个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红线的初步划定工作;每季度开展一次饮用水水源地安全检查;按照《水污染防治法》和《石嘴山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加大对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新建、扩建等项目审批,严禁审批与取水设施无关的项目。
以百万亩盐碱地改良为抓手,全面落实农业节水。推进银北百万亩盐碱地改良工程。截止目前,2017年实施的盐碱地改良工程已完成投资4174万元。完成高效节水灌溉项目。截止目前,该市已落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729万亩,占下达任务的100.3%。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已开工建设13处,完成投资1632万元。三是完成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今春,全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共完成投资22964万元,投入工日90.05万工日,出动机械1.99万台班,完成土石方421.20万方,清淤沟道2775条1445公里,清淤渠道11876条7087公里,新增防渗渠道363条198公里,整修农路5116条2332公里,新增节水灌溉面积5.61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4.23万亩,恢复改善灌溉面积10.26万亩,改造中低产田0.59万亩。
健全体制,全面推进河长制
8月16日,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河长制实施方案正式印发,至此,宁夏县级以上河长制工作方案出台率达到100%,标志着全区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
石嘴山市全面推行河长制会议制度、信息报送公开制度、工作督导检查制度、考核管理办法等4项制度已印发。三县区4项制度已通过县区党委、政府审查。
落实了河长制经费保障。市河长办审定河长制前期工作经费245万元,与财政部门沟通分两次拨付,近期拨付100万元,保障了工作推进。启动了河湖健康调查评价。委托了石嘴山市水利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启动了河湖现状调查和健康评价工作,开展河湖污染源调查,制定了以“治水、治土、治气”为主要内容的“三治”方案,确定了30项重点任务。
完善河长制信息报送机制。石嘴山市河长办将通过信息报送公开制度动态跟踪三县区、各部门工作进展,实行工作信息旬报制度并在官方网站及时通报,逐步建立河长制工作全市排名机制。承担涉水监测数据的水务、环保、住建、国土、卫计等部门,及时向市河长办提供监测数据成果,并将信息报送情况作为重要考核指标纳入年度考核内容。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7年10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