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营村支书高兴地说:“这下心里有底了”

发证现场
中国水利网站9月25日讯(记者 孟砚岷)9月23日上午,宁夏原州区头营镇水利工作站的大院热闹非凡,早早赶来的村组干部和村民代表,喜滋滋地从镇领导手上领到了小型水利工程“三权证”,这意味着,今后原州区的准公益性小型水利工程“名花有主”了。
二营村支书曾大宏说:“拿到使用权证书后心里踏实了,我们的权利和义务清楚了,管护责任终于落到了实处”。
结合镇上即将开展的秋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该村的2013年度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机井配套维修列入计划,通过完善田间渠系,提高供水保障。之前,由于小型水利工程由于产权归属不明确,导致这些设施管护主体缺位,管护责任不明,年久失修不能得到及时维护,群众意见很大。
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和水资源管理改革是当前宁夏农村水利改革发展中的大事,按照水利厅的安排,原州区结合实际,严把政策关,扎实推进水利改革各项工作。健全基础档案资料,绘制了工程平面布置图,建立了工程运行管理记录、水费收缴台账,做到图表册卡齐全,分类整理、装订归档,备查备用。
按照“先易后难、先点后面”的办法,宁夏原州区积极推行承包、租赁、拍卖、股份合作、委托等运行管理模式,对35座小型水库、171座骨干坝和淤地坝、26座3万方以上调蓄水池、67处人饮工程、4处扬黄灌区、8处喷灌工程、30处滴灌工程、45处低压管道灌溉工程、9处渠道灌溉工程、56处骨干坝和河道小扬水灌溉工程、4处堤防工程和8处水库移民安置工程,全部进行了确权划界,确定了工程管理范围,划定了工程保护范围,颁发了所有权、使用权和管理权。明晰了工程产权,落实了管护主体和责任,建立健全了各项工程管理制度,推进制度化管理。
原州区还以“管理规范,运行高效,服务优质和效益优先”为目标,完善和改进了“局管理总站加基层水管单位加村级管理组织”的三级管理模式为主,群管和专管相结合的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机制。水务局负责人介绍,颁发证书,使基层水管单位更好地服务民生,“小水利”进入“有人管、有钱管、正常用”的新常态,实现了效益最大化、持久化。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7年9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