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网站1月6日讯(记者 孟砚岷)2016年,宁夏坚持分区治水思路,以民生水利建设和水资源高效利用为中心,以“黄河杯”竞赛活动为抓手,精心组织,广泛动员,深入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各项指标均超额完成年度计划任务。
全年共投入资金38.7亿元,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5.1万亩,改善灌溉面积207万亩,改造低产田36.1万亩,新增旱作基本农田21.2万亩,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51.7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71平方公里;对249个贫困村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进行配套改造,解决了26.4万人的自来水入户问题(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8.29万人)。
年初,自治区就制定了实施方案和“黄河杯”竞赛考核奖励办法,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作为检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果和各级干部执政能力的“试金石”,贯穿到全年农业农村工作中。逐级明确责任,精心安排部署,严格督查考核,健全奖罚机制,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
9月下旬以后,各县区抢抓时机,变“十一”长假为农建黄金周,迅速掀起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高潮。各地把组织干部职工参加义务劳动作为一项制度,带领群众干,干给群众看,全区参加农建义务劳动的干部职工达到50万人次,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2016年度秋季农建普遍比往年提前一周左右启动,提前10天左右完成全年建设任务。
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整合水利、农牧、林业、国土、农发等部门项目资金,加大水利基金贷款等社会融资力度,动员社会力量投入,建立多元投入机制,形成合力,整体推进,发挥了资金集聚效应。各县区加大了“以奖代补”力度,充分调动乡村、土地经营大户和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形成了“项目资金带动、企业融资贷款、地方财政配套、群众投工投劳”的多元化农田水利建设投入机制,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在注重实效上下功夫,将沟渠整治、道路整修、庄点美化等各项惠及民生的工作打包纳入到农田水利建设当中,实施山、水、田、林、路、庄综合治理。引黄灌区通过综合整治,大片农田呈现出“田成方、林成网、渠砌护、沟相通、路相连、地平整、旱能灌、涝能排、渍能降、环境美”的田园风光;中部干旱带通过实施高效节水灌溉、覆膜保墒,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实现了节水增效;南部山区通过实施小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治理和梯田建设,留住了天上水,防御了水土流失,改善了生态环境。
全面推进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为重点的农村水利改革,探索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长效机制。在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管护机制等方面探索了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全面提升建设管理水平,确保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程建得成、管得好、长受益。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7年1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