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审批具备新闻登载业务资质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06022
  首页 -> 正文


宁夏中卫:小农水建设描绘新画卷

2015-04-24

  □记者 孟砚岷报道

  4月22日,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镇罗镇李嘴村2700亩土地沐浴着初春的暖阳,今年63岁的农民李武柱在对整饬一新的“U”型水泥渠道和水闸进行最后的巡查,准备迎接明天的春灌。

  作为一个种地的 “老把式”,如今成为农民用水协会的一名“配水员”,李武柱对自己的工作感到满足和自豪。七年时间,他和乡亲们共同见证着农田水利建设给古老引黄灌区带来的巨大变化。

  畅通“血管”好种田

  “沟深挖、渠顺直、路畅通、田平整、林成网、环境美”,这是在李嘴村流传的一句顺口溜。逐年进行的末级渠系“升级”改造工程,原来只能勉强种植玉米套种小麦和大豆的低产田,如今实现了稻旱轮作倒茬种植,亩均纯收入提高700元。

  “过去的土渠水没有淌到地里很多就渗掉了,渠道长满了杂草,5个小时都浇不完1亩地。现在好了,流速快,水量大,1个小时就淌完了。”配水员李武柱乐呵呵地说。

  李嘴村位于沙坡头引黄灌区的末梢水系,过去渠道砌护率低,渠道行水断面不够,成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稳定的“瓶颈”。据村干部介绍,过去每年春灌和秋灌开灌前都要组织群众清淤渠道,每年5万多元的开支成为村上沉重负担,群众很有怨言,因淌水难引发的各种矛盾纠纷更是不断。

  村党支部副支书马生银说,经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实施,沟渠田林路配套了,低产田变成了高产田,提升了农业机械化水平。一年来,全村就增加机种、机收等农业机械20台套 。

  管好“最后一公里”

  去年秋季,建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大跃进”时代的沙坡头区镇罗镇李嘴低渠跨第四排水沟渡槽槽坍塌,镇、村用水协会“一事一议”,决定从管护经费里拿出4.5万元资金修建了一座新渡槽。

  经过精打细算,建造费用由最初计划的6万元压缩到4.5万元。今年3月底开工以来,仅用了一个月时间就完成了工程任务,保证了镇罗和柔远两个乡镇4200亩农田的春灌。作为中卫市第一批成立的农民用水协会,6年来,协会累计投入资金18万元,完成各类支斗渠维修改造280座(处),渠系水利用率由过去的60%提高到现在的80%。

  沙坡头区镇罗镇推行村委会加协会的支渠承包管理模式,农户地亩动实行态化管理,水费亩均由74元下降到69元。稻地亩均用水量由 1700 立方米下降到 1500立方米,旱地亩均用水量由 750立方米下降到650立方米。 

  市水务局水利工程师李庭果认为,农民用水协会充分发挥了承上启下的“纽带”作用,实现了“一把锹”淌水,灌溉节水、增收、减负、增效效益相当明显。

  中卫市在完善用水组织,夯实管理基础上,通过选举成立了镇、村级农民用水协会186个,按照“一事一议”和“客观、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民主讨论解决镇村涉水具体事宜。去年,全市投入资金8.07亿元,实施了沙坡头南北干渠节水改造,沙坡头区东园、宣和、常乐、迎水桥,中宁县高新试验区枸杞滴灌,海原县西安园河、树台红井等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共64个,建设高标准农田1万亩,发展高效节水灌溉8.3万亩,改造中低产田7.75万亩,改善灌溉面积65.5万亩。

  节水支撑大产业

  对于柔远镇雍湖村制种玉米种植户来说,高效滴灌节水改造后带来的好效益让他们又迎来了一个增收年。

  通过推行滴灌设施节水、水肥一体化管理,亩均节水550立方米,亩均节肥10-15公斤,节肥15%以上,亩均增产50至100公斤,增产5%以上。同时,采用机械化耕作,每亩可节省4个劳动力。

  今春以来,全市攻坚克难打硬仗,抢抓工期赶进度,掀起了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建设热潮。引黄灌区紧紧围绕“节水、挖潜”,以加快骨干水系改造、高效节水灌溉和中低产田改造为重点,推进现代节水型灌区建设。山区围绕“开源、增效”,以水保生态建设为主,坚持库、坝、窖、池联合运用,大力实施高效节水补灌工程、病险库坝除险加固、旱作基本农田、小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综合治理和小型水源工程配套建设。

  沙坡头区按照“因地制宜、统筹规划、逐步推进、规模经营”的思路, 2013年、2014年在引黄灌区发展7.77万亩高效节水农业的基础上,今年又在东园、迎水、镇罗、常乐及香山等镇规划建设以制种玉米、优质饲草玉米及瓜果蔬菜为主的高效节水灌溉5.9万亩。

  一条条顺直的沟渠,一块块标准的畦田,构成了成了宁夏古老卫宁平原的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也展现了“强筋壮骨”后古老黄河前套灌区的盎然生机。

  中卫市水务局局长姜守清介绍,高效节水已经成为中卫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今年全市计划再建高效节水10万亩,力争实现节水8000万立方米。

  目前,中卫市以硒砂瓜补灌、香山北麓枣瓜间作、引黄灌区高效节水灌溉、北部沙漠速生林滴灌等高效节水已发展到55.3万亩。高效节水灌溉实现了优势作物布局区域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产业化、产品优质化,正在成为农民投资回收最快、效益最好的致富产业。

  节约的水资源,以水权转换方式,直接支持工业、生态、城市发展,节省的劳动力,为工业经济发展留出了大量的产业工人。高效节水农业的规模化种植、机械化耕作、集约化经营,加快了中卫市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的步伐。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5年4月24日

孟砚岷
责任编辑:段玲玲


  相关新闻:
宁夏红寺堡扬水管理处黄河泵站开机补水保春灌
“泥腿子”博士种田记
宁夏隆德县对河道非法采砂施 “重拳”
宁夏水资源调度人员将持证上岗
宁夏水利厅组织党员干部参观廉政警示教育展览
宁夏红寺堡扬水工程为中部干旱带引水“解渴”
宁夏:盐环定春水再润灌域
宁夏秦汉渠灌区开始春灌




   
最新更新


 
图片报道


主办:betway苹果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010-6298095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京ICP备1104231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513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