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国民(右)在工作中
□记者 孟砚岷
1月7日,午后的阳光照在检修车间,宽阔平整的水泥地上,依次摆放着大型车床、铣床、钻床。马国民和工友在埋弧焊机工作台上,对1200S型水泵叶轮磨损部位进行精细焊接。
当天,经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授牌,“马国民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在红寺堡扬水管理处成立,这是宁夏水利首家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上午参加授牌仪式,下午2时,37岁的马国民又穿上那身洗得发白的亮蓝色工装站在油腻的车床前。
1998年,马国民从宁夏水利学校毕业后来到筹建中的红寺堡扬水管理处工作。
“看了档案和成绩,第一感觉就是他好学、勤奋,正是我们急需的好苗子。”说起当年印象,该处副处长桂玉忠记忆犹新。
在红一泵站报到后,马国民认真拜师学习,刻苦钻研业务。
“思路活,点子多,能吃苦”,马国民的第一个师傅对他刮目相看,因为这个年轻的徒弟白天处理机电设备缺陷耐心细致,不放过丝毫隐患,晚上对照图纸,想方设法搞革新。
红寺堡扬水工程是宁夏装机容量最大、扬程最高、输水最远、规模最大的电力提灌工程之一,担负着70多万亩的农田灌溉和约20万人的饮水任务,被誉为“宁夏中部干旱带命脉”。
马国民被安排担任检修队队长后,积极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同时,和工友们开展研究《高速电弧喷涂技术修复泵站大型电机和水泵轴研究与应用》水利科技项目,有效解决了水泵轴和电机轴的再利用问题,使用寿命延长了1.5倍以上,年节约生产成本20余万元,该项目获得宁夏水利科技进步二等奖。《1200S型离心水泵静动平衡试验研究》水利科技项目,有效解决了水泵修复后由于不平衡引起水泵较大振动的危害,项目获宁夏水利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7年秋季,正值上水高峰期,海子塘1、2泵站突然停电。巡查发现原来是电线脱落造成的故障。深夜10点多,马国民和同事爬上15米高的电线杆,用汽车灯光照明,经过两个小时紧张抢修,硬是把高压电线复位。第二天,心有余悸的工友对马国民竖起了大拇指:你完成了几乎“绝对不能完成的任务”。
参加工作以来,马国民共组织改造安装机泵16台套,更换出水蝶阀34台,大修高压电动机50台次、110KV变压器5台次,发现机电设备安全隐患80多项、解决处理机电设备事故隐患百余次,提出机电运行管理和检修设备合理化建议30多条,节约检修资金近200万元。
自治区技术能手称号,水利部水利行业技术能手称号,自治区青年岗位技术能手称号,自治区先进工作者称号,全国技术能手……马国民“土专家”“土教授”的雅号在宁夏各大扬水单位不胫而走。
在25名职工组成的团队里,白学锋在马国民手把手的培养下,成为宁夏“最美青工”;张宁子在其鼓励下参加自学考试,成为宁夏大学电路与系统研究生。全国机电运行工技术能手、达标班组、水利厅“十大杰出青年”等佳绩不断涌现。
“一个人的先进不叫先进,一个人的成才不叫成才”,如今,一个目标装在了马国民心中:工作室将发挥好在专业上的辐射、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探索建立一套科学培养教育模式,打造宁夏乃至西北地区扬水机电检修的科研平台。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5年2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