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网站4月10日讯 4月9日6时10分,宁夏红寺堡扬水管理处将首级泵站运行方式由5台大机调整为6台,上水流量由16.4立方米每秒增加到20.07立方米每秒,全力帮助灌区保春灌、抗春旱。
去冬今春,地处宁夏中部干旱带的红寺堡灌区一直无有效降水,土壤墒情较差。根据气象资料显示,预计今年3至6月份气温偏高,降雨偏少,发生春夏连旱的概率增加,抗旱保灌形势不容乐观。
按照自治区水利厅统一部署,红寺堡扬水工程于4月1日开机提水春灌。开机后,管理处统筹把握灌区农田灌溉、人畜饮水、生态等用水需求,认真研究、优化调度运行方式,科学调配水量,组织群众蓄水灌窖、有序开灌。8日,针对气温回暖,灌区旱象抬头,农业灌溉、人畜饮水和生态用水量增大的实际,管理处及时调整运行方式,增大上水量,为保障灌区适时春播、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创造条件。泵站运行管理人员认真维护保养机电设备和渠道工程,及时排查、消除各类隐患,确保工程连续、可靠供水;各级水管人员深入灌区田间地头和农户家中,协调解决供用水矛盾,指导移民合理灌溉,科学抗旱。
截至4月8日24点,红寺堡扬水工程已供水860万立方米。目前,灌区灌溉井然有序,人畜饮水、生态等用水保障有力。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3年4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