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石嘴山市惠农区大力发展现代高效节水灌溉,成功甩掉了农业“吃水大户”的帽子。
惠农区位于唐徕渠等五大干支渠末梢,每到灌溉高峰期或干旱年份,就会面临灌水难。随着城市空间扩大和工农业的发展,惠农区总需水量不断增加,发展现代节水农业成为该区破解“水荒”的第一选项。近年来,惠农区积极探索节水灌溉的有效模式,先后采取渠道衬砌、回归水综合利用、井渠结合、调蓄补灌等方法缓解灌水难。从2008年开始,惠农区在七彩园和文冠果生态能源林示范基地采用小管
出流方式,对10.9万亩经果林实施高效节水灌溉。今年,惠农区又把这项技术从经果林向高效种植业推广,先后在尾闸镇下庄子村、礼和乡星火村、燕子墩乡蛟龙口村的1.5万亩番茄、玉米地实施膜下滴灌技术,建起自治区级现代高效节水农业示范区。
两天前,惠农区水务局局长刘占强告诉记者:“经果林亩均年需水量1600立方米,采用小管出流后只需要600立方米;农田采用膜下滴灌后,亩均年用水量由600立方米降至300立方米。目前,惠农区已发展高效节水灌溉12.4万亩,‘十二五’期间计划新增高效节水用地10万亩。”
来源:宁夏新闻网—宁夏日报 2011年11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