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静琳 齐欣然
盛夏时节,位于黄河“几字弯”的河套灌区玉米成行、葵花盛开、瓜果飘香,平畴沃野间呈现着丰收美景。
河套灌区是全国3个特大型灌区之一,亚洲最大的一首制自流引水灌区,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阻止沙漠东侵黄河发挥了关键作用。
近年来,借助科研力量,河套灌区在深度节水控水、水权转让、水价改革、生态保护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灌区现代化升级之路迈上新台阶。
跟踪问效水权转让
河套灌区年均引黄河水46亿立方米左右,占黄河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引水总量的1/8。在黄河水资源供需矛盾日趋尖锐的情况下,亟须充分发掘河套灌区的节水潜力。
2014年4月,水利部在全国七省(自治区)启动水权转让试点工作,探索通过市场化手段让水资源“活”起来。内蒙古自治区作为试点区之一,选定沈乌灌域为内蒙古黄河干流盟市间水权转让的首发地、实践场。
2015年5月,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引黄灌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牵头承担了沈乌试点跟踪监测评估工作,7年来,建成涵盖219处监测点的监测网络体系,获取各类监测试验数据近10万个(组),全面评价了沈乌试点实施效果。
根据监测评估,沈乌灌域87万亩农田实施水权转让后,节水能力达2.52亿立方米,节约转让的水量可为约1000亿元工业增加值提供水资源支撑。此外,灌域天然植被平均覆盖度基本保持不变,整个区域的地下水也没有因水权转让工程的实施而急剧下降,区域土壤盐渍化程度明显降低,宜耕土地明显增多,灌域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引黄灌溉中心还在沈乌灌域同步开展了水权确权和交易模式研究,为461个农民用水合作组织、1.6万余个终端用水户发放了《引黄水资源使用权证》,并制定了水权交易规则、流程和管理办法,建立了水权交易体系。
“领到了用水权证,就像吃了‘定心丸’,用水有保证了。但也要节约着用,省下的水进行交易,还能赚钱。”当地农民坦言。
据悉,黄河干流跨盟市间水权转让二期工程即将开工,直接投资22.19亿元,预计年节水2.18亿立方米,年转让水1.2亿立方米。
规划布局节水控水
长期以来,河套灌区用水粗放、大水漫灌、用水效率不高给外界留下深刻印象,成为历次审计或督导检查的重要整改问题之一。
河套灌区灌溉用水效率究竟是多少?
2020年,接手核定灌溉水利用效率这一任务后,引黄灌溉中心项目组历时两个多月,行程2400多千米,会同7个旗(县、区)、53个乡镇(苏木、团场)的水管员逐一确认灌区灌溉边界,现场采集1460个主要农作物样点信息及660个草地和林地样点信息。经过认真分析比对,得出了2020年“河套灌区灌溉面积1154万亩,灌溉水利用系数0.447”的重要结论。
此外,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过程中,河套灌区坚持政府和市场“两只手”协同发力,进一步规范了水费的计收和使用,解决了工程维修管护及正常运行经费,实现了“多用水多交钱”,强化了“水是商品”观念,农户节水成为自觉、自发行动。
倾力擦亮“塞外明珠”
盛夏,素有“塞外明珠”之称的乌梁素海天蓝水清、苇荡摇曳……这片令人心驰神往的“海”,水域面积293平方千米,是我国第八大淡水湖,黄河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最大的湖泊湿地,承担着黄河水量调节、水质净化、防凌防汛等重要功能,在保护黄河和北方生态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为河套灌区唯一的“承泄区”,乌梁素海接纳了河套灌区90%以上的农田排水。河套灌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控研究项目负责人、引黄灌溉中心副主任胡亚伟介绍,在过去,农业灌溉排水引起的面源污染是乌梁素海生态恶化的主要因素。
如何守护好这片“海”?聚焦乌梁素海主要污染物来源防控和生态环境演变两大领域开展集中攻关,河套灌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控研究项目组系统研究了乌梁素海生态环境演变过程,构建了农业面源污染物入湖负荷预警模型,提出了乌梁素海生态环境改善对策。
“通过研究,找准了河套灌区农业面源污染的源头,揭示了氮、磷、盐等主要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机理,一旦污染物超出乌梁素海的污染负荷,就会发出预警。”胡亚伟说。
项目组还形成了农业面源污染“过程与机理—技术与产品—决策与方案—集成与示范”全链条成熟范式,提出了农业面源污染“田—埂—沟—渠—田”循环净化利用模式,目前已在河套灌区得到大量应用。
“现在,水边已经闻不到臭味了,鱼虾、鸟类也多了起来,乌梁素海的水越来越清了。”乌梁素海周边居民李建军高兴地说。
来源:必威体育登陆 2023年8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