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擎起“三色笔” 绘就“草原梦”
 
分享到:
2020-10-27

 

 

 

  □通讯员 高姗姗

  “牛羊散漫落日下,野草生香乳酪甜”一直是我对内蒙古科尔沁草原的最高赞誉,“一川草色青袅袅,绕屋水声如在家”更是我睡梦中苦苦觅寻的境地,但我从未想过在这令人心醉的景象背后却是一群群抛家舍业、默默奉献的“电建人”。

  或许,一道红、一抹蓝、一隅绿才是对这所有美好画面最完整诠释。

  守住心中“红色”热忱

  引绰济辽工程是国务院确定的“十三五”期间实施的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是自治区一号民生工程。因地处内蒙古东北兴安盟扎赉特旗境内,一到冬天,那暴虐的风雪如同一头游荡在荒原上的饿狼,撕咬着他们的皮肉、啃噬着他们的筋骨。

  “宋主任,小白又流鼻血了。”

  “快去看看,最近好几个都流鼻血了,大家一定要注意。”综合办主任宋烨一边小跑着,一边说。

  天气太过干燥流鼻血是常有的事情,紫外线强度也比别的地方高出不少,原本温暖的阳光并未在严寒中给项目部管理人员们带来温暖,反而同凛冽的寒风一道将一个个精神小伙磨砺成了“糙汉子”。

  恶劣的自然环境、复杂的地质条件、少数民族聚集地的文化差异、人力、设备、材料,资金需求量巨大及各种意料之外的因素使得项目部在通向目标的道路上举步维艰,困难重重。

  “历史长河奔涌浩荡,惟奋楫者先”。项目负责人表示:“越是困难,越要坚定与时俱进、攻坚克难的信心。越是困难,越要将热血熔铸为钢铁之躯,屹立于祖国大江南北,连接起祖国一座座发展的桥梁。”

  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曾经说过“勇敢是处于逆境时的光芒”他是人生的一笔财富,岳飞的三十功名尘与土,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贝多芬的扼住命运的咽喉,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些面对困难时的勇敢,都彪炳在史册上,流传在故事里。

  他们虽做不了岳飞、文天祥,做不了贝多芬、海伦凯勒,但,在中国的大地上每一处都镌刻着他们与困难搏击的印记。他们永远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电建人......

  诠释电建“蓝色”本心

  “老婆,最近家里一切都还好吧?,爸妈最近身体怎么样?还有......?”还没问完,他突然被孩子头上的伤酸了眼。

  “孩子头上的伤怎么了?”他继续问道。

  “没事,小孩子,淘气,磕磕绊绊很正常。”对面的妻子回答到。

  “磕磕绊绊的怎么还缝针?”

  “小孩子,皮嫩,缝几针恢复的也快,不会有啥事的,你好好上班就行,孩子我来照顾。”

  他是引绰济辽工程二标段负责大坝施工的生产副经理段凯涛,总觉得妻子看似轻描淡写的回答更好像在责怪他一样,看着三寸见方的手机屏幕,他突然变得沉默不语,他不知道说什么来掩饰自己内心的愧疚。

  多少次,昨夜幽梦忽还乡,辗转反侧想儿郎。但面对“啥时候回家陪孩子?啥时候回家看爸妈?”的问题,他们不变的回答是“等这个工程节点完成了”。

  既然投入“电建铁军”的怀抱,就必然学会坚强;既然选择了工程,就必然经历千锤百炼。舍小家顾大家,这已在“电建铁军”中成为了亘古不变的传承,这股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优秀品质促使电建人在锐意进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扎越稳。

  他们初心如磐,风华正茂;

  他们信心百倍,群星闪耀;

  他们无悔奉献,居功不傲;

  他们是中国水利建设的领跑者,他们是中国水利强国的生力军。

  他们是丈夫,他们是儿子,他们是父亲,他们更是电建人,一群用行动诠释“蓝色”本心的电建人......

  地处美丽富饶的巴彦乌兰的引绰济辽工程项目上有许多这样用智慧和双手挥洒汗水,辛勤耕耘的人,他们以“蓝”作底色,助力振兴发展;用“色”添光华,守护万家灯火,用甘于奉献的情怀、坚毅顽强的精神、高尚纯粹的品格,在中国水利乃至世界水利的建设史上,一次次写下中国制造。

  作为“十三五”期间的重大水利工程之一,每一位电建人必将以“本心”扛“使命”,电建人必将拿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魄,鼓起“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劲头,真正把克服困难、战胜困难当作重大政治任务,把夙兴夜寐、激情工作作为常态,在顶风逆水中博激流,在解困排难中促发展。

  打造草原“绿色”工程

  习总书记在考察内蒙古自治区时指出,“保护好生态环境,这不仅是内蒙古的责任,也是内蒙古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引绰济辽工程作为蒙东地区“天字一号”水利工程,水库总库容19.64亿立方米,灌溉面积为75万亩,电站装机容量36兆瓦,直接受益人口约112.79万人。该工程建成后能有效的解决西辽河干流地区缺水问题,为蒙东地区实施“水煤组合”战略提供水资源保障。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中国水电十五局工程建设者们一直以来践行的施工理念,十五局也力求将“引绰济辽工程”打造成为一项“绿色工程。”

  在打造绿色工程的进程中,引绰济辽工程结合工程经济性及稳定性,采用“沉淀法处理”+“一体化处理设备”进行深度处理。对于高悬浮物的隧洞排水经隧洞口提升泵进入初沉池,以除去大颗粒悬浮物,然后加入混凝剂、助凝剂,进入絮凝反应、沉淀一体化处理设备进行深度处理,深度处理后出水至回用水池等待回用,泥沙外运至附近渣场,并对各个施工区设置一套处理能力为30立方米/小时的一体化处理设备来进行施工废水处理。

  同时,在施工现场通向场内道路或对外交通道路出口处设置“简易洗车槽”,出去的施工车辆必须通过洗车槽的清洗方能上路,避免施工车辆把泥土带出。并结合水保措施,在场内施工道路两侧栽植降尘树木,以减少道路扬尘对环境空气的污染。

  项目还给现场配备手持水质检测仪、粉尘粒度检测仪、噪声测试仪检测仪器,这样能做到随时监测,高效检测。

  “水中有鱼、河畔有绿、绿中有景、人水相亲”是引绰济辽工程建设者心中最美的画面。选择扎根草原,就是为了继续深化“两山”创新理念,有效打通“两山”双向转化通道。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0年10月27日

高姗姗
责任编辑:尼冰琳
相关新闻
 
内蒙古2人获评全国“最美河湖卫士”
“几字湾”跃动幸福音符
快到草原红城来打卡——内蒙古乌兰浩特市水生态环境治理侧记
抢抓机遇补短板 塞北明镜润草原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大河润养“双明珠”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betway苹果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