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建后的杨家河三闸管理段新貌 杨家河三闸管理段供图

园子渠管理段旧貌

园子渠管理段新貌园子渠管理段供图

杨家河三闸管理段旧貌
□本报记者 聂生勇 王曼玉 通讯员 梁勇 柴弘 王惠忠
“管理段近两三年经过提标升级改造,面貌大为改观。现在大家心情舒畅,人气旺,干劲足。”8月27日,在内蒙古河套灌区解放闸灌域管理局黄济渠管理所园子渠管理段,面庞黝黑的吴平段长兴奋地说。
园子渠管理段院内,一排房屋整齐划一,办公室、会议室、党建室、厨房、餐厅等布局清晰,屋内陈设整齐,院内鲜花绽放、蔬果飘香,还养着猪和兔子。
“村民现在常过来看看。”吴平自豪地说,“管理段的条件和环境如今在村里名列前茅,村民们很是羡慕。”
毗邻渠道的杨家河干渠管理所三闸管理段,崭新的房屋,整洁的院落,同样是鲜花绽放,蔬果喜人。不介绍,想不到这里过去曾长期受潮湿、盐碱的困扰。管理段今年垫高地基1.8米,并进行了相应处理,重建了美观、牢固的办公房,使职工有了舒适安心的工作、学习场所。
不光是黄济渠管理所园子渠管理段、杨家河干渠管理所三闸管理段,在乌拉河干渠管理所第二管理段,在二排干沟管理所,记者看到的都是焕然一新、鲜花绽放、布设整齐的办公场所,听到的是尽是信心满满的自豪感、幸福感和油然而生的责任感。
而几年前可不是这样。
吴平今年56岁,在黄济渠管理所当段长20多年,先后走过5个管理段。他说,“那时管理段的房子、院落破旧,脏乱差,连村民住房都不如,不但职工不满意有怨言,就是农民都不愿意过来。”
“过去墙面即使做了1米多的防护,依然潮湿掉墙皮。”在整洁明亮的走廊,杨家河干渠管理所三闸管理段副段长付建国指着墙上过去的照片说。
以前管理所段简陋落后的办公条件,影响了管理人员心情,虽然是国管的职工但大家觉得脸上无光,没有自豪感、归属感,多多少少影响着管护职能的发挥。同时,这种状况让管理段没有尊严和地位,也让村民都看不起基层水管人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管护工作的开展。
改变缘于内蒙古河套灌区管理总局(以下简称河灌总局)开展的创建“美丽所站、温馨段点”活动。
近几年,河灌总局利用工程项目资金和自筹资金和职工投劳等形式,因地制宜,全面开展了创建“美丽所站、温馨段点”活动,持续不断地改造基层所站、段点环境面貌,得到了基层管理所站的积极响应和热烈拥护。经过近几年的提标升级改造,目前申报的43个管理所站,达标的有42个,申报的61个管理段,达标的有61个。
河灌总局党委不仅对验收达标的管理所、段进行通报表扬,还从党费中拿出39万元给予资金奖励,并持续开展了以“四创一带”(争创五个好党组织,争创精神文明单位,争创政风行风先进单位,争创水利文化先进单位,带动灌区水利事业健康快速发展)为载体的具有水利行业特色的党建工作,进一步激励了各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地基牢,房不摇;基层稳,事业兴。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在河套地区充分彰显。河灌总局基层所段的提标升级,让河套灌区的农业发展、经济发展有了更为扎实稳固的基础,也充分折射出河灌总局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
有了管理职能更加规范优质的基层水管单位,有了信心满满充满活力的水管队伍,相信河灌总局发展会更加稳固,更有作为,相信内蒙古河套灌区一定更加欣欣向荣,明天会更好。
来源:必威体育登陆 2020年9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