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走进我们的小康生活】四家子村的“新生”
 
分享到:
2020-08-05

  □本报记者 李建国

  夏日清晨,记者漫步在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突泉县永安镇四家子村整洁平坦的村道上,周边的杨柳等树木葱郁茂密,掩映着座座农家院落。走进几户农家院中,一群雏鸡紧随着母鸡在啄饮;牛栏里的几头牛见有人过来从水槽里抬起了头,嘴角滴答着水串……

  十年来,昔日贫穷落后的四家子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全速脱贫奔小康的路上,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的精准施策、倾心帮扶留下了不可或缺的印记。

  好水入户 兴水富民

  “过去一直用院子里的压水井打水生活。我们两口子都是残疾人,压水也不方便,有时候打不上水还得求助别人。现在水龙头一拧,在家里就能吃上好水,比压出的水甜多了!”说这话的是四家子村的贫困户刘广合,他和妻子赵凤珍因残疾基本丧失劳动能力。

  “我们这儿农牧民的饮水设施停留在较低水平,长期使用手压井提取浅层地下水,由于地下水水位低,出水量小,供水能力严重不足,群众取水困难。再就是水质不好,饮水问题一直阻碍着群众生活条件的改善。近些年,自治区水利厅大力帮扶支持,给我们解决了这个大问题。”四家子村支书曲维明说。

  四家子村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23户,贫困人口259人,主要是因病、因残和缺乏劳动力致贫。村里以种植玉米、养殖牲畜为主。2011年,自治区水利厅开始定点帮扶四家子村,对该村情况进行全面摸底后,制定了逐步实施脱贫攻坚的计划和目标。

  “现在,我们村水浇地面积从过去的840亩增加到6 832亩,亩产玉米提高了五六百斤,人均收入也由2011年的3 000多元提高到10 000余元。”曲维明说。

  站在不远处的山丘眺望,一片片起伏的绿色令人心旷神怡,规整的渠道蜿蜒穿行于其中。

  10年来,自治区水利厅制定实施了20个帮扶项目,投入资金1 839万元,推动当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紧紧依托水利行业优势,先后在四家子村实施了抗旱水源井、节水增粮、河道治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山洪沟治理等项目,共新增节水灌溉面积7 000亩,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8.72平方公里,治理村内山洪沟4公里,治理河道3.529公里,河段内村屯和耕地保护对象的防洪标准提高到10年一遇,并对塌岸严重的河段进行了岸坡护砌。同时,先后派出8批驻村帮扶队员,逐户走访贫困户,因户施策,确保脱贫目标落实。

  精心设计,倾力而为,一个崭新美丽的乡村由此诞生。2017年,四家子村被国家民委命名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新模式开启 “造血式扶贫”

  发挥驻村龙头企业成功的养殖经验和饲养技术,带动贫困户发展肉羊产业实现稳定增收……通过走访了解,结合四家子村的种植、养殖业结构,经济状况和地理条件,自治区水利厅探索出精准扶贫的新模式。

  自治区水利厅与内蒙古三阳牧业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合作,采取养殖菜单、入股分红、劳务用工、土地托管和自荐菜单等五种模式,通过龙头企业带动贫困户自我发展,为贫困户购买肉羊330只,年户均分红1 800元,连续3年累计带动33户贫困户,加快了四家子村的脱贫步伐。

  四家子村大榆树沟的贫困户苏恒才,全家以前仅靠种粮和几只羊生活,年均收入仅6 821元。如今,在驻村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年年有分红,在公司上班有工资,加上养羊,年人均收入10 000多元。

  老百姓的欢欣就是水利人的安心,更是水利人的动力。自治区水利厅积极协调突泉县,整合相关资金用于四家子村集体经济发展,以解决该村集体经济薄弱、发展活力不足、村集体组织无钱为村民办事的突出问题。以村委会名义投资到当地龙头企业,作为村集体入股股份,每年按10%的标准固定分红,一部分资金可在扶贫攻坚期结束后,继续帮扶困难群众,巩固脱贫成效;其余资金可用于村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从“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的转变。

  与此同时,自治区水利厅始终坚持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针对贫困户内生动力不足、发展能力不足的状况,努力补齐“智”和“志”上的短板。加强各类知识和技能培训,先后为四家子村举办各类培训班80场,累计培训人数达1 800人次。对考上大学的贫困学生,每人提供10 000元助学金。向村部捐赠图书20 000余册,电脑、复印机等办公设备10余台,提升了村部办公效率。

  “在我们镇,四家子村脱贫奔小康走在了前列。2018年全村脱贫出列,2019年年底高质量全面脱贫。”永安镇镇长齐军说。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0年8月5日

李建国
责任编辑:李旸
相关新闻
 
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超前部署局地强降雨
内蒙古敖汉旗水利局全力以赴抗旱保增收
长期干涸的西辽河干流首次实施生态水量下泄
层级管理 长治久清——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保护河湖水生态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石泰峰主席布小林强调:着力解决突出问题 持续改善河湖面貌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betway苹果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