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鄂尔多斯:小沙棘 大作为
 
分享到:
2018-08-27

神东矿区沉陷区中国沙棘结果情况

露天煤矿采煤区

露天采矿复垦区的沙棘林

露天采矿复垦区大果沙棘叶采收

露天采矿复垦区大果沙棘果采收

  □卢顺光 土小宁

  盛夏时节,当你乘坐飞机俯视鄂尔多斯,放眼望去满眼青绿,处处都是绿涛翠海;深入其中,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曾经裸露的沙土地披上了绿装,曾经肆虐的黄风被绿树所遏制,曾经奔波的牧民成为安居乐业的工人或居民。曾经冬春沙尘暴频发,天地尘土蒙蒙,扬沙尘远飘他乡,搅得四邻不安;春夏秋冬满目枯黄、满目沧桑,缺乏生机。通过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的思维转变,调整了区域人—天—地关系,寻找出煤炭开采沉陷区和荒山秃岭生态治理及产业发展的关键生物种——沙棘,使“产煤不见煤,养羊不见羊”成了鄂尔多斯一道靓丽的风景。近二十多年的探索实践,因为沙棘使鄂尔多斯荒山沙漠绿浪翻滚,使荒漠赤地成了绿色聚宝盆,实现了经济、生态和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鄂尔多斯”为蒙古语,意为“众多的宫殿”。是位于鄂尔多斯高原的一颗明珠,总面积86752平方公里。自然资源丰富,俗称有“羊、煤、土、气”,即“羊绒、煤矿、稀土、天然气”,这既是鄂尔多斯的产业构成,也是鄂尔多斯的主要经济支柱。鄂尔多斯气候干旱、植被稀少、生态脆弱、土地沙化退化荒漠化严重,采煤沉陷区土地综合治理和良性生态系统构建成为世界级的难题。

  鄂尔多斯煤炭资源更为丰富,量大质优,分布广泛,含煤面积约占全市总土地面积的80%,分别占内蒙古自治区和全国的2/3和1/6。现有千万吨级特大型煤矿开采矿区、特大型井工开采煤矿和露天煤矿,新增电力装机635万千瓦、煤化工产能1180万吨,煤炭就地转化率达到19%,成为国家4个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之一。如今,鄂尔多斯市已成为国家重要的清洁能源输出基地和现代煤化工生产示范基地。

  煤炭的开采以绿色开采、清洁生产为抓手,采煤沉陷区土地复垦更是鄂尔多斯煤炭企业责任和义务。但是,怎么实现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与产业发展模式相结合,发展产业化生态经济林,增加当地村民受益、企业增效、政府创绩共赢的良性生态经济社会循环。以神东煤炭集团为代表,采煤全封闭式开采,保护生态,积极探索采煤沉陷区治理,与水利部沙棘开发管理中心合作,开展试验示范,引种大果沙棘,发展沙棘产业,提高生态治理经济效益,调动农民参与沉陷区治理积极性。神东13个矿井井田面积1037平方公里,大多为闲置沙荒地,利用风蚀区沙地沙棘丰产栽培技术、沙棘防日灼保墒保活技术、果园式精细经营大果沙棘丰产栽培技术等种植沙棘经济林,变废为宝,建立稳定、高效、永续利用的生态系统。如今,沙棘种植成活率从2006年的30%提高到现在的95%以上,矿区建成沙棘生态经济林达60000亩,每年可固沙190万吨,吸收二氧化碳1万吨,相当于4.1万辆机动车一年排放二氧化碳大的总量。这些沙棘林已部分开始挂果,年产值1.1亿元,土地潜力增长38%~65%,绿色资源经济效益已显现。也为当地农民创造了就业机会,增加收入,实现了“开采一次性煤炭资源,建设永续利用的生态资源”。

  站在山冈高处上,放眼望去,一片葱茏。这里是神东煤炭集团大柳塔煤矿采煤沉陷区生态经济林示范基地。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黄沙覆盖的荒芜之地。昔日的荒山秃峁绿意盎然,生态环境逐年好转,野兔、山鸡、狐狸、麻雀……等随处可见。

  我们再聚焦露天煤矿,聚鑫龙煤矿是离鄂尔多斯城区最近的露天煤矿,一边是开采区,裸露开采面,沙石堆积,遇到刮大风,沙尘肆虐;一边采煤复垦区,绿油油的沙棘林,形成鲜明的对比。

  聚鑫龙煤矿与高原圣果沙棘制品有限公司合作,进行采煤复垦区的治理,2010年开始试种中国沙棘,连续6年种植沙棘生长良好。2011年高原圣果公司引入大果沙棘(深秋红),已种植10000亩,配套灌溉设施,建成高原圣果公司采果、采叶基地。周边村民参与到沙棘种植、采收、加工等活动中,通过种植沙棘和采收沙棘果叶,人均年收入增加了2000元,户均收入达到5000元。沙棘让村民切实持续增加收入,带动周边村庄共同发展,成为农民的“摇钱树”。高原圣果公司让沙棘产业真正成为生态产业、富民产业、健康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建立了集种植、研发和加工于一体的大规模沙棘产业基地。实现绿水青山的生态效益,以实际行动推进农村扶贫实现共同富裕。沙棘林真正成了名副其实的绿色银行,只要山头变得更绿,农民的口袋就会变得更鼓。

  20年的探索,鄂尔多斯形成了抓点示范、典型带动,以先进为榜样,先后建成神东、聚鑫龙、巴隆图、宏丰等明星企业。每个企业边开采、边治理,更是推进煤矿企业和生态治理企业强强联合,形成了土地复垦、植被建设、产业开发等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治理模式,沙棘是实现鄂尔多斯地下黑色到地上绿色转化和构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关键物种,“地方政府出政策、煤炭企业出资金、专业公司出技术、当地农民出劳力”等联动模式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了地下黑色,地上绿色产业顺利开展。

  水利部沙棘开发管理中心在鄂尔多斯进行了20年的沙棘生态建设,使鄂尔多斯“脱胎换骨”,而这种改变还将继续。他们将一如既往地用自己的双手绘制出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美好画卷。他们厚植绿色发展根基,用实际行动开展沙棘资源建设,推动水土流失治理,促进群众脱贫致富,振兴区域经济发展,用实效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8年8月27日

卢顺光 土小宁
责任编辑:李旸
相关新闻
 
内蒙古自治区实施湖长制工作方案印发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召开第十次厅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
内蒙古:乌后旗水务局积极应对汛情 全力以赴确保群众生命安全
内蒙古:又见遗鸥戏水时
内蒙古:下河沿水文站全力应对黄河2号洪水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betway苹果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