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强降雨过后发生山洪

北山坡道路被砂石阻挡

对受损堤坝进行加固
□通讯员 潘蓓蓓
7月22日晚19时起乌后旗出现强降雨天气,降雨主要集中于阴山南部,量级为中到大雨,局部地区暴雨。
全系统上下联动,快速反应
为积极应对当前汛情严峻形势,乌后旗水务局高度重视,快速反应,及时召开防汛紧急调度会议,对重点工作做出了安排部署,要求各部门要清醒认识当前严峻的防汛形势,要迅速进入临战状态,严阵以待,夯实责任,落实措施,多部门上下联动,全力以赴抓好主汛期防汛和当前强降雨应对防范工作,确保全旗安全度汛。
一是落实各级防汛责任,及时成立由局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分管局长直接负责的防汛应急小组,对全体干部职工进行了职责分工,各分管领导带队深入到山前的三个苏木镇,对重点防汛区域、行洪通道的隐患进行排查,落实安全度汛措施。
二是全系统加强沟通配合,由供水站做好城镇供水管网及水源地的防洪隐患排查工作、由污水处理厂做好城镇排捞工作。对城区供水管道、地下排水设施本着“查全、查细、查实”的原则,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雨、污水泵站及污水处理厂等进行全面的检修维护,对城区范围内的管道、雨、污水井、井盖使用及井内积淤情况进行“地毯式”排查,保证城区供、排水管网的畅通。
三是加强值班值守,主要领导亲自带班,值班人员到岗到位,深入到山前各苏木镇24小时值守,密切监视灾害性天气和水情汛情灾害发展的变化,确保第一时间对汛情做出响应。
24小时值守,及时发布研判降雨和汛情
通过防汛指挥部统一会商,乌后旗20号启动四级防汛应急响应,23日凌晨2点启动三级防汛应急响应程序,全旗统一调配物资,对各部门履职情况进行督查、督办,及时、准确部署防汛工作;全旗处级领导分片提前入户并了解情况,提前部署防汛相关措施,水务局实行24小时值班制,严格执行防汛零报告制度,做好汛情和灾情收集,第一时间掌握、第一时间按程序按规范报告,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及时入户,提前查看、疏散、引导群众紧急撤离,抢险加固,组织人员和民兵队伍应急抢险;防汛指挥办公室是综合协调指挥办公室,负责上传下达各类汛情,随时与气象局、水利、水文等部门联系、会商,及时发布降雨和汛情,对气象的影响情况及时向防汛指挥部负责人及成员汇报,作出指示命令,并与各镇值班室、各报汛点等联系,提前做好防汛抗洪和安全撤离等各项准备工作,全力以赴做好防汛抗洪工作。
积极应对灾情,确保群众生命安全
一是组建机构,加强领导。按照市委常书记要求,乌后旗在7月22日成立了由贾培新旗长任组长,苏永和副旗长任副组长,各苏木镇政府及民政、水务、公安、电力、通讯等旗直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全旗群众转移安置工作领导小组,专职统筹雨情汛情宣传、群众转移安置、群众心理疏导、监督指导转移返回、后续生活用品及生产资料调配等工作。重点时段旗委、政府主要领导实现每日一调度、一部署。
二是汛前引导,雨前转移。首先是按照市、旗两级《气象参考》提出的降水重要天气报告,旗、苏木镇两级提前组织嘎查村(社区)、社组干部对居住在山洪沟口、滞洪区、泄洪支沟等重点区域的城乡居民进行动员,实现旗、苏木镇、嘎查村(社区)三级干部驻村蹲守全覆盖。累计出动干部350人,走访城乡居民5000余户,盯防厂矿企业36户。其次是加强对大沟口、滞洪区、尾矿库、沿山住户等重点区域的重点住户盯守工作,提前开展重点住户转移安置。全旗实现雨前转移安置93户186人,占总转移安置户数的70%。
三是做实排查,做细转移,做精安置。首先是旗委、政府结合河长制工作开展实际,按照旗领导包联苏木镇、嘎查村和山洪沟口,苏木镇和旗直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包联嘎查村(社区)、社组,嘎查村(社区)“两委”成员包联社组(居民小组)的方式构建全旗三级汛期排查网络,重点对3个苏木镇的15个嘎查村、8个社区沿山住户进行排查。其次是对重点区域的土房户和孤寡老人户、五保户、独人居住户等重点住户进行详细登记,确保信息畅通、转移安置及时。再次是落实《迁安救护明白卡》迁移线路、联系方式、安置地点、转移车辆、转移责任人等重点事项,确保转移安置各环节运转有序。
四是备足物资,抓强队伍。首先是旗、苏木镇两级均按照防汛预案要求备足、备齐防汛抢险物资、物品,实现统一调度、统一管理,确保物资及时调运到位。其次是全旗再次启动抗洪抢险应急分队点验工作,对42支应急分队782名队员进行点验集合,全部工作人员按要求到岗到位。
五是整修险段,群防群治。22日以来,针对沿山沟口洪水冲毁堤坝的实际,旗、苏木镇组织47台挖机(装载机)对洪水冲毁的堤坝进行整修加固,截止24日下午,水毁堤坝主体部分已经整修完毕。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8年7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