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凿冰测验 张健/摄
□本报通讯员 刘宁青
巴彦高勒水文站地处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磴口县,位于黄河内蒙古河段上段、三盛公水利枢纽下延,断面几乎连年封冻,冰情复杂。春节前,黄河防总通报内蒙古河段已经进入稳封期,但受气温变化影响,流凌封冻河段长度和流凌密度仍不断变化。这预示着巴彦高勒水文站春节假期并不轻松。
主持工作的“90后”副站长张健、“扎根巴彦不挪不动”的副站长李军、“经验丰富老水文”侯宝柱、“一枝独秀”王艳,4个人在这过了个不一样的新年。
冬季的内蒙古昼夜温差极大,站在室外必须穿好棉袄,裹紧棉帽,戴好手套。除夕早晨8点,小风,气温零下11摄氏度,跟往常工作流程一样,张健在记录气温,李军和侯宝柱顶着寒风,用冰镩使劲击打冰面“解救”冻紧的水尺,查看水位。
发完报文后,侯宝柱安装好流速仪,大家穿好救生衣,系好救生绳,拿着流速仪、量冰尺、冰花尺等测流设备和破冰设备,小心翼翼地走上冰面。今年,巴彦高勒水文站全断面封冻,只能采用凿冰测验的方法。
冷酷的严冬将冰面冻得坚硬,冰层厚达55厘米左右。光溜溜的冰面在阳光的照射下,不仅没有融化的迹象,反而映射出刺目的光。李军叹道:“这冰可不好打啊!”说完,他用力挥舞着冰镩凿击冰面,冰块四处飞溅。侯宝柱弯着腰,手持铁锨,将碎冰碎屑铲出来。一凿一铲间,冰孔慢慢形成,河水“咕咚咕咚”渐渐冒出来了。此时,沾了水的冰更难打,需要用更大的力气、更快的速度穿透,才能打开一个窟窿。一个冰孔接着一个冰孔,李军不断凿孔,侯宝柱不停铲冰,张健娴熟地操作测验仪器并记录数据。大家互相协助,轮流作业,花费近3个小时,终于完成测验工作。他们拿着工具离开时,身后断面上留下23个冰孔。
测验结束,大家开始除尘、洒扫、贴对联、挂福字,红红火火迎接着新年的到来。第一次在外过年的张健站在测站院子里,给家人打电话报平安:“这里的春节不一样,在站上过年挺好的。”
对于张健来说,和同事在冰天雪地里倒计时跨年,是人生的第一次。但对于长年奋斗在一线的水文人来说,在春节坚守岗位却是许许多多次。他们抱着“辛苦我一个,幸福千万家”的信念,穿梭在冰面上,疾驰在河堤旁,忙碌在站房里,默默地奉献着。
来源:必威体育登陆 2018年3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