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网站9月28日讯(记者 李建国 通讯员 张晓红)9月20-21日,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承担的6个自治区水利科研项目在临河通过了由内蒙古水利厅邀请的中国农业大学杨培岭教授等9名专家组的考核验收。
此次验收的水利科研项目,涉及水环境、高效节水、量水设备研发、水工建筑、基础能力建设5个方面。内蒙古河套灌区管理总局主持承担的“利用自然能量修复乌梁素海水生态环境技术研究”项目,2012年水利厅立项审批,2015年完成研究任务,历时4年。该项目首次系统地对乌梁素海1979—2015年37年的水量调控、风向风速、生产旅游与水体污染的关系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并就其水动能、风能、机械能及其叠加进行了测算,提出了乌梁素海利用自然能量修复生态环境的技术方案,对网格水道开挖工程提供了技术论证。
巴彦淖尔市水利科技研究所承担的“河套灌区微润灌溉综合技术研究”项目,2012年水利厅立项审批,2015年完成研究任务,历时4年。该项目采用野外试验和室内模拟试验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不同埋深、不同土壤和种植条件下微润灌溉的综合技术研究,并提出了番茄、葵花微润灌溉的适宜模式和灌溉制度,较漫灌节水40%。
巴彦淖尔市水利科技研究所承担的“河套灌区水利科研综合实验室建设”项目,2014年水利厅立项审批,2016年完成研究任务,历时3年。通过项目实施,增添了原子荧光光度计等仪器设备,拓展了水质、土工合成材料等测试指标43项,扩建完成了仪器室、生化室和冻融实验室,整体提升了市水科所实验室的装备水平。
乌拉特灌域管理局承担的“河套灌区骨干渠道水情监测系统集成研究”项目,2013年水利厅立项审批,2015年完成研究任务,历时3年。项目开发了骨干渠道水情监测系统,筛选出性价比高且适宜河套灌区特点的水情传感器,实现了流速、闸位和水位实时监测和数字化管理。进行了水情智能监测系统配套技术的示范与推广,建设和改造水情监测站3处。
解放闸灌域管理局沙壕渠试验站承担的“文丘利量水设备技术改进与集成”项目,2013年水利厅立项审批,2015年完成研究任务,历时3年。该项目通过增加水位采集模块和引入超声波传感器,提高了系统整体测试精度和田间渠道的适应性,同时降低了文丘利量水设备的造价。在灌区共推广应用39套,运行良好。
乌拉特后旗大坝沟水务有限责任公司承担的“严寒地区双曲拱坝封拱温度场优化研究”项目,2015年水利厅立项审批,研究期一年。这是该市近年来首次开展的水工建筑方面的科研项目。该项目采用ADPL语言,编制了严寒地区双曲拱坝封拱温度场ANSYS优化软件、程序包及使用说明书,建立了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可求解对拱坝应力、稳定及冷却费用综合最优的拱坝封拱温度场,促进了设计和计算的标准化。
专家组成员一致认为,上述6个科研项目全部完成了项目任务书规定的研究内容和技术指标,能够解决河套灌区水利建设与管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专家们在验收的过程中,就进一步完善技术成果,修改和凝练成果报告,推进成果转化等方面提出了诸多真知灼见,使承担项目的科技人员享受了一顿免费的“科技大餐”。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6年9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