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网站4月7日讯 (记者 李建国 王海军 特约记者 马勇 通讯员 孙海军)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水保局坚持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景观(旅游、文化)效益“四效”并重,人工治理、生态修复、预防保护、监督执法“四措”并举,着力“发展产业、打造精品,建设民生水保”,推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转型发展,实现了“治一方水土、兴一个产业、富一方百姓”的多赢目标。
在组织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十大孔兑沙棘生态减沙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过程中,该市大力倡导发展草产业带动养殖业,以沙棘为主发展林沙产业,在有条件的地区发展山桃、山杏等林果产业,把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与农牧民的增收致富紧密结合,调动了农牧民参与水土流失治理与管护利用的积极性,同时,为建设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贡献了力量。
2014年,鄂尔多斯市完成沙棘种植45万亩,编制完成了《鄂尔多斯沙棘资源建设及产业发展规划》,并通过市政府组织的技术审查。协调市政府与水利部沙棘开发管理中心签订了沙棘产业发展合作协议,将共同努力把鄂尔多斯打造成为全国一流的沙棘加工基地、产品研发中心和销售集散地。规划到2017年,全市沙棘保存面积达到450万亩以上,加工销售产值突破100亿元,带动项目区农牧民年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
截至目前,该市共安排返还治理工程18处,建成了东胜区哑麻图沟矿区、鄂旗德晟金属制品公司等6处水土保持生态治理精品工程。规划到2017年建成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精品工程30处。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5年4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