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网站3月4日讯(记者 李建国 王海军)3月3日下午,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召开2015年内蒙古黄河防凌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分析研判2015年黄河防凌形势,部署黄河开河期防凌工作。会议强调,着力抓实责任、预案、检查3个环节,加强军地配合,提前做好破冰准备,确保黄河大堤万无一失和沿黄各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自治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副总指挥、自治区副主席王玉明作了防凌工作部署,自治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副总指挥、水利厅戈锋厅长通报了开河期凌汛形势和防凌准备情况,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措施;自治区气象局、水文总局分别通报了开河期气象和水情形势;内蒙古军区、武警内蒙古总队领导作了发言。
今年黄河防凌工作面临槽蓄水量超过多年平均值,达13.1亿立方米的新挑战;受海勃湾水利枢纽运行影响,封河呈现上下两段状态,海勃湾水利枢纽上下游30公里河段未封河,改变了封开河规律;受凌水冲淘影响,部分河段出现冲淘、坍塌险情,经全力抢护险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受气温回升较快影响,开河速度明显加快。去冬今春,由于整体气温较往年偏高2-4度,致使黄河封冻冰层较薄,截至3月3日,已开河至三盛公水利枢纽下游15公里处,累计开河135公里,较去年同期多开河60公里。
各地按照自治区防指的部署,积极筹措资金,采取多种方式,储备了必需防凌抢险物料,落实了近万人的抢险队伍。国家防总安排1500万元防凌资金;自治区防办补充防凌物资大编织袋6千条、小编织袋5万条,救生衣1千条,铅丝20吨;黄河防总与自治区水利厅派出联合检查组,深入沿黄两岸,对各地防凌准备情况和清障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整改措施,限期整改;支援内蒙古黄河防凌的空军部队将日前进驻前线指挥部,配合前指开展防凌工作。
会议要求,各地要根据内蒙古段整体防御标准依然偏低、河道行洪能力不足、非工程措施不完善、人类活动影响频繁等不利因素,要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作为第一要务,建立机制、落实责任、提升能力,依法防控,科学防控,及时防控,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防凌联动机制、沟通会商机制、信息宣传机制的“三项机制”。二要着力抓实责任落实环节、预案执行环节、防凌检查环节的“三个环节”。将防凌检查贯穿于整个凌汛期,组织进行认真、细致、不间断、拉网式的检查和摸排,重点检查责任制落实、预案的可操作性、河道清障、抢险队伍组建、滩区人员撤离,沿河各类设施、穿堤建筑物封堵,抢险机械设备和土料场等物资储备的落实情况。三要全面提升监测预警能力、工程防御能力、防凌工作调度和应急处置能力的“三种能力”。根据水情、冰情、工情等实际状况,统筹上下游、兼顾左右岸,按照“上控、中分、下泄”的防凌原则,综合采取“拦、调、分、疏、滞、泄、守”等措施,运用好无人机、破冰船等新型破冰手段,进一步强化防凌效果。
会议强调,要明确责任、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层层包干、分工明确、各司其职。要精心安排,落实责任,对防凌工作超前安排。要进一步修订完善防凌预案,制定切实可行、方便灵活的滩区群众避水迁安救护方案,做好了高水位时群众搬迁、险情抢护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和防洪工程安全。要加强防凌队伍建设和巡查值守,对薄弱堤段、险工险段、穿堤涵洞、口界及历史上多次卡冰结坝地段部署了专门力量巡查防守,随时做好抢护准备。
沿黄各盟市防指及政府负责人参加分会场会议。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5年3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