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站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内蒙古通辽市推进节水增粮 高产高效粮食功能区建设成为全区示范
 
分享到:
2013-08-22
 

  中国水利网站8月22日讯 (记者 李建国 生效有)内蒙古通辽市2012年启动“节水增粮行动”项目至今,在水利、财政、农业等各部门和项目旗县政府、广大农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实现了良好开局。通辽市在“节水增粮行动”项目建设工作上取得明显成效,对自治区实施的“节水增粮行动”具有借鉴和带动示范作用。水利部农水司负责人说,通辽市“节水增粮行动”项目信息化管理水平已达到全国一流水平。

  通辽市通过不断开展高标准节水工程建设,使农业抗灾避灾能力明显增强,有力地推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在连年大旱的情况下,粮食产量实现“九连增”,并再创历史新高,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节水压井,促进水资源利用率大幅度提高。大面积推广膜下滴灌、喷灌及低压管灌技术后,项目区田间输水大面积实现了管道化,不仅使灌溉保证率大大提高,灌溉质量大为改善,使灌溉定额降低到每公顷1650—3300立方米左右,节水率可达50%。

  增产提质,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农民增收。实施膜下滴灌技术后,项目区年可增加有效积温240°,延长作物生育期10—14天,与传统灌溉和低压管灌相比,节省25%左右化肥用量,降低50%左右的除草剂用量。

  节能省工,促进生产成本和劳动强度的大幅度降低。与传统的种植方式相比,膜下滴灌种植玉米每年每公顷浇地比传统管灌节省电255°,劳动用工可节省3个工日。

  节省土地,促进了种植模式的进一步优化。膜下滴灌,可增加种植面积6公顷,提高土地利用率14%。

  集约连片,促进了水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制度化转变。

  精耕细作,促进了农业智能现代化管理成为可能。膜下滴灌的大面积推广为农业栽培和田间管理技术升级创造了有利条件,促进了农业灌溉、施肥的智能化、信息化的初步尝试。

  统一管理,促进了农业生产方式变革。膜下滴灌项目区普遍做到了“六统一管理”,即统一设备管理、统一灌水、统一施肥、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分摊费用、统一回收设备。

  该市成功的做法首先取决于提高认识,统筹制定“节水增粮行动”规划。通辽市委、政府高度重视“节水增粮行动”。一是成立机构。二是明确任务。三是筹措资金,全力推进“节水增粮行动”实施。第四是强化措施,确保“节水增粮行动”收到成效。第五是加强管理,全力推进水资源信息化管理建设。

  纵观该市取得的经验,主要表现在组织协调上突出“统”字。统一领导、统筹运作、统一步调、统一行动。项目区内实行了政府领导挂帅的“政府主导,财政牵头,部门配合,上下联动”的支农工作机制,使“节水增粮行动”能够从当地的大局出发,通盘考虑,也使部门工作行为变成了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行动,减少了工作环节,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项目选择上突出“连”字。连片开发,集中开发,形成规模。在项目选择上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政策支持、典型示范、理性引导、农民自愿”的原则,使项目区相对集中,便于规划、便于管理、便于协调、便于彼此借鉴,相互促进提高。

  在建设标准上突出“高”字。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实施、高效率推进、高水平建设,通过抓重点、抓示范,打造精品工程、样板工程,以点带面,全面推进。不但实现了节水节地节时节支的目标,而且达到了增产增收增效的目的。让农民看得见、摸得着、感觉到“节水增粮行动”为他们带来的实惠,从而主动参与到“节水增粮行动”中来。

  在资源配置上突出“合”字。多种整合,坚决杜绝“撒胡椒面”的做法,通过资源整合、项目整合、资金整合,形成收拢五指、攥紧拳头、重拳出击的整体合力,实现了“节水粮量行动”的最大效果。

  在资金管理上突出“严”字。严肃纪律,严格要求,严明法规,严把资金审核、拨付、监督关口。对资金严格实行“三专一封闭”管理,建立严密的月拨付款审批制度,不仅保证了按工程进度拨付资金,也保证了资金安全有效运行。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3年8月22日

李建国 生效有
责任编辑:李爽
相关新闻
 
内蒙古首笔“节水贷”落地
水量持续增加 水质不断改善
一面厚重的锦旗
水利部协调内蒙古调拨供水车辆驰援涿州
内蒙古力争2025年水土保持率达53.11%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betway苹果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 业务联系:010-63205282 举报电话:010-63205285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