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网站讯(记者 李建国 通讯员 赵永丽)内蒙古乌拉特前旗水务局抽调技术人员送科技下乡,开展膜下滴灌技术宣讲活动,深受农民群众好评。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乌拉特前旗山旱牧区水资源短缺形势日益严峻,农牧民生产生活受到制约,生存面临挑战。破解“水难题”,已成为山旱牧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迫切需要。特别是2011年新一届旗委、政府审时度势,抢抓机遇,举全旗之力,在山旱牧区大力推广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运动,完成农业高效节水灌溉7.38万亩,其中膜下滴灌面积7.08万亩,时针式喷灌面积0.3万亩。这一举措使农民真真切切的见到了节水灌溉带来的好处,农牧民要求发展膜下滴灌技术的呼声空前高涨。
乌拉特前旗水务局积极顺应农牧民群众的要求,从2012年2月8日开始,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分别赴小佘太镇、大佘太镇、明安镇、额尔登布拉格苏木、白彦花镇塔汉其、呼和嘎查,逐级开展知识讲座。送科技下乡活动主要通过播放专题片、技术人员宣讲及座谈的形式,用直观明了的影像和浅显易懂的语言使农民群众能够看得见、听得懂、搞得清,解决了他们对膜下滴灌这一新技术的种种疑惑,广大农牧民纷纷表示此活动搞得及时,技术人员讲得好,直夸水务局送科技下乡、促农民增收真是好。
通过这次送技术下乡,收到了多种效果:一是增强了农民节约用水的意识,为逐步开展的“封井”工作奠定了基础;二是激发了农民大搞节水灌溉技术的热情,有利于今年全旗大力发展23万亩节水灌溉项目群众集资款的到位;三是开拓了农民增产增收的新视角,使他们不再认为打井使旱地变水地是增产的唯一途径;四是有利于加快发展膜下滴灌技术的应用,促进农民增产增收脱贫致富。
来源 :中国水利网站 2012年4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