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源市牛河梁坡面治理工程
中国水利网站 记者 司印居 摄影 吴占华 报道
红山女神的故乡——凌源市,历史悠远,名胜古迹犹存,举世闻名的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就掩映在距凌源市中心10公里的滔滔林海之中。
夏末秋初,记者行走在大凌河源头的凌源市,举目眺望,只见一望无际的低山丘陵,层峦叠嶂,层林尽染;亚洲最大面积50万亩的人造油松林,绿浪起伏,涛声阵阵;大凌河水,宛如玉带,静静地流向远方;一片片果树、玉米,随风摇曳,透出生命的旺盛活力,传递着丰收的希望……好一幅塞外烂漫多姿的山水图画!
这是凌源市人民30多年来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辉煌业绩,是水土保持“金字塔”综合治理模式的结晶,更是大凌河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国家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工程的丰硕成果。
推动“金字塔”前行
凌源市,取大凌河发源之意定名为“凌源”。凌源年均降雨量475毫米,近七成集中在7-9月,极易造成洪水灾害和水土流失。
新中国成立后,凌源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展开以治山治水、植树造林、修建梯田为主要内容的水土保持持久战、攻坚战。但由于治理任务繁重、资金缺乏和科技落后等因素,水土流失问题依然严重。
自1981年凌源被列为辽宁省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试点县,历届凌源市委、市政府都把水土保持摆在重要工作日程。每年都利用农村“两工”组织农民开展春夏秋水土保持三个战役,全年会战不间断,高峰时日出工达10万多人,工程规模之大,治理速度之快,前所未有。
特别是1998年以来,凌源市被列入大凌河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国家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三期工程共29条小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到2012年,凌源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82%。
被列入大凌河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国家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以来,凌源市委、市政府统筹协调,把各项涉农资金与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捆绑,形成了“水保搭台,政府导演,部门唱戏,社会参与”的社会水土保持建设新机制,保证了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顺利实施,并取得最佳效益。
三十多年来,凌源市坚持开展以小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为单元,坚持集中治理、连续治理、综合治理,坚持工程措施、植物措施、耕作措施相结合,坚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结合,坚持水土保持“金字塔”综合治理模式。
在凌源市项目区采访,记者听到最多的词句就是“金字塔”综合治理模式。凌源市政协副主席、水土保持局局长李志这样解说:“山上松槐戴帽,山间果树缠腰,沟壑谷坊拦蓄,山下梯田环绕,河道路坝结合,树木镶满康庄道。”水土保持“金字塔”综合治理模式,是凌源市水土保持建设中一项重要的科技成果,1991年,该项小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综合治理模式研究荣获国家、省、市科技进步三、二、一等奖。
项项工程创精品
凌源市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中,严格执行《国标》标准,实行合同制施工。市水土保持局与乡(镇)水保站签订工程施工合同,合同明确规定了工程数量、质量、工期和投资等。同时,还实行了水保技术人员岗位责任制,做到精心设计、精心施工。施工期间,水保局负责人和技术人员吃住在乡村,指导到现场,使水保工程建设又快又好。
凌源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效率推进”的指导思想,科学规划工程布局,因地制宜确定各具特点的治理模式。做到规划设计到位,检查指导到位,建成了一批规模大、标准高、效益好的精品工程。其中石佛沟、雹神庙、天竺山等7条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获省优质工程;在大凌河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中,涌现出了坤都沟、木匠沟、边太、北沟、老爷庙、尖山子、下河套、四合当等一大批典型小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享誉省内外。
在凌源市冒雨采访,记者看到项目区小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水平槽和梯田,形成座座“小水库”,筑起道道“拦水坝”。陪同采访的凌源市政协副主席、水保局局长李志指着水保工程说:“雨水下山,必须经过树冠和冠下的植被、水平槽或梯田、沟谷塘坝‘三道关’,形成一缓再缓,一蓄再蓄,一拦再拦的多道防线,小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达到了水不下山、土不出沟、天然降水就地拦蓄就地利用,对防洪减灾发挥了重大作用。”这是凌源独创的“金字塔”技术,全市推广应用面积已达323万亩。被列入国家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工程的四合当镇下河套小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就是凌源大力实施“金字塔”治理模式的样板工程。该工程以建设生态经济区为目标,坚持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历经五年,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万亩,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防治,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大见成效,发展保护地蔬菜大棚589个,实现户均一个蔬菜大棚,仅此一项人均收入超1万多元。
在这里,我们不仅为一个个优质水保工程所感叹,更为宏大的优质水保工程为凌源山区带来的新貌所感动。从南到北,从西到东,越走越开阔,越走越壮丽,山连坡,坡连岭,处处是绿色,处处是花海,处处是美丽乡村的迷人景象。
更令人可喜的是,凌源市三期大凌河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国家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工程如期高质量完成,前两期代表辽宁省均圆满通过国家验收,第三期受到部、省、市水利水保部门领导好评。
凌源市被评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县”、“生态经济林示范县”等光荣称号,名副其实。
秀美山川在前方
一路风雨,一路拼搏,一路辉煌。30多年来,凌源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水土流失面积年均减少一个百分点,水土保持治理程度目前达到82%,森林覆盖率年均增加一个百分点,森林覆被率达到52.6%。昔日赤地千里的山区凌源消失了,如今成为辽西走廊“绿色明珠”,植物群落正在演替,生态平衡体系正在形成,生态环境得到基本改善,“绿色凌源”已不再是梦幻臆想,“山川秀美”也不再是远古神话。前不久,全国林业专家组来凌源考察时给予高度评价:“凌源虽然处在辽西干旱地区,但是这里的山川都建成了绿洲。”
特别是凌源农村经济实现了长足发展,保护地、经济林、畜牧业三大主导产业已具规模。
如今,凌源市呈现出全社会参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大好局面,全市出让“四荒”使用权面积66万亩,受让户达1.2万户。涌现出了以冀万珍的354亩经济园、张殿学的4590亩的经济沟、张玉生的3980亩生态经济园、段晓华的1980亩经济区等为代表的50多个“四荒”大户,成为小康路上的带头人。共和国原总理温家宝曾经评价:中国有十万个冀万珍,我们国家就会前进一大步,冀万珍代表了一代中国农民。
不断地期许,不断地奋斗。在建设美丽凌源的新征程上,65万勤劳智慧的凌源人民将在辽西大地上描绘出更加绚丽的画卷,红山女神的故乡——凌源,明天一定会更加和谐秀美!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3年9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