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审批具备新闻登载业务资质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06022
  首页 -> 正文


活力朝阳——辽宁省朝阳市水土保持系列报道之一

2012-08-20

  编者按:辽宁水土保持看辽西,辽西水土保持看朝阳。1991年以来,特别是新世纪后,国家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辽宁省朝阳市,坚持水土保持生态立市,创新“四项工作机制”、“四大体系”,走出了一条科学防治水土流失的新路子。朝阳市场经验不仅对朝阳市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和现代化水利建设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而且对全国同类地区探索生态建设与经济融合的发展模式,破解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这一难题,具有重大创新和示范意义。

  骄阳7月,我们驱车朝阳采访。车行辽宁西部走廊,越走越辽阔,越走越壮观,远处群山起舞,丘陵连绵,绿浪涌动,近处则是茂密的杏林、沙棘、荆条和辨不清种类的杂花野草。一路美景不胜收。

  朝阳,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三燕”故都龙城。如今,古都龙城因为水土保持事业的崛起而光芒重现,并与勤劳朴实的朝阳人民一起见证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新时代的壮举。

  古代的朝阳,土地肥腴,草木茂盛,禽兽繁多,水秀山青。但是,自18世纪中叶开始,由于移民涌入,过度砍伐,战争创伤,严重破坏了自然环境,水土流失极其严重。20世纪80年代初,卫星遥感测查朝阳市水土流失面积达2408万亩,占全市国土总面积的81.5%,令人触目惊心!朝阳境内童山濯濯,赤地遍野,生态失调,环境恶劣,自然气候变得十年九旱,给朝阳市的农业生产、人民生活、生态环境都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沧海变桑田,弹指一挥间。如今,当你迈上朝阳这片古老神奇而又饱经沧桑的热土,就会惊奇地发现:坡坡岭岭鳞次栉比的水土保持工程,气势恢弘;座座大山,片片丘陵都披上绿装;山杏、山枣、紫花苜蓿和一些叫不上名的野花,满山绽放;茫茫田野玉米、稻子、谷子随风摇曳,升腾着无限的希望……好一派山河再造的秀美新图景。

  朝阳的活力从何而来?追根溯源,得益于多年来锲而不舍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至2011年底,累计实施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面积2013万亩,水土流失面积占全市总面积比由80年代的81.5%降至41%。

  创新行政目标管理机制,强化组织保障体系,不断加大行政推动工作力度。随着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进程,朝阳市不断创新和完善行政目标管理机制,为推动水土保持工作奠定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水利水保部门积极建言献策,为市政府当参谋,在市政府实施社会全方位目标管理的工作机制中,将水土保持治理任务列入市、县、乡政府责任指标,实施严格的政府督察考核和奖惩。县市区政府对各乡镇实行“同类同考,项目支撑”的工作激励机制,将完成一定数量规模的水土保持工程项目等同于招商引资、工业经济项目考核积分,大大激发了各乡(镇)领导抓水土保持工程建设项目的积极性。

  创新统分结合的生态建设机制,强化投入保障体系,加快“四荒”资源出让与治理开发步伐。在推进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坚持项目支撑战略,突出重点工程建设,以辐射带动社会面上治理工作的开展。一是着力抓好大凌河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国家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项目的实施,创建精品工程,确保其顺利通过国家验收。二是在实施以小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为单元的综合治理和大示范区建设中,水利水保部门积极主动地与相关部门协调协作打总体战,解决了单一部门工程规模小、治理开发进展缓慢的问题。三是坚持政策拉动、行政推动、利益驱动、典型带动的“四动”方略,有效推动“四荒”资源的出让与治理开发工作深入开展。市政府先后出台了《朝阳市农村“四荒”资源使用权出让实施办法》《关于加快农村“四荒”使用权出让,促进“四荒”治理开发有关问题的通知》,水利部门牵头,会同相关部门对“四荒”出让与治理开发实施有效管理,从政策支持、资金扶助、技术指导和信息服务等方面培育引导“四荒”大户实施生态保护型治理开发。至2011年底,全市累计出让与治理开发“四荒”资源360万亩,受让户数4.05万户,累计吸纳社会生态建设资金2.2亿元,形成了千家万户治理千沟万壑的局面。

  创新行政执法部门协作机制,强化法制保障体系,推进监督管理工作规范化法制化进程。狠抓社会舆论基础、队伍保障基础、执法机制基础。一是深入持久的开展面向领导、面向群众、面向生产建设单位的法制宣传,为开展行政执法奠定社会舆论基础。二是着力打造一支过硬的行政执法队伍,为开展好执法工作奠定好组织保障基础。建立健全市、县、乡、村四级管护网络;其次,强化队伍素质建设;严格执法行为管理,加强行业自律,提高工作效率。三是突出抓好相关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建设,为提高水土保持执法效能打好基础。坚持水土保持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未有水土保持方案的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不予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国土资源部门不予办理采矿登记和颁发采矿许可证,计划部门不予批准项目可行性报告,土地管理部门不予办理土地征用手续,规划部门不予办理规划审批手续。

  创新水土保持业务服务机制,强化技术保障体系,着力提高水土保持建设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坚持科学治理技术路线,提高水土保持工程的质量和效益,调动群众治理开发的积极性。15年来有8项新技术成果获得国家、省、市科技进步大奖,如小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综合治理金字塔模式、荒坡高效水平槽治理模式、低山丘陵区沟壑水土保持三维梯级治理开发模式、水平梯田、果树台田标准化建设模式、水土保持信息系统应用技术开发等,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共赢。各级水利水保部门广泛推行重点工程业务承包制,高效优质地做好项目前期和施工中的技术指导工作,严把规划设计关、施工指导关和项目验收关。大凌河国家重点工程、农发水保项目、国家级坡耕地治理项目等一系列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监理监测等前期和实施均由市水土保持部门直接操作,施工期不脱工地,确保了工程达标创优。同时,市县级水土保持部门实施规范化内业建管工作,市级水土保持档案晋升省一级先进单位,各县(市)区也陆续达到省二级档案管理先进单位。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建设成果显著。为有效展示水土保持科技兴农窗口示范作用,市水土保持部门自1998年起先后兴建两处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园区建设坚持生态建设奠基、开发特色主导产业、打造乡村旅游品牌、开展科教兴农示范的理念,向全社会诠释了“以科技为先导全面提升水土保持建管水平,以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作用。东大道园区2007年获全国首批“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称号,骆驼山园区2010年先后获水利部、教育部“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和首批“全国中小学水土保持教育社会实践基地”称号。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2年8月20日

司印居 郭纯


  相关新闻:




   
最新更新


 
图片报道


主办:betway苹果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010-6298095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京ICP备1104231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513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