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万菁 樊弋滋
5月9日,江西省鄱阳湖水利枢纽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第二次信息公示。
鄱阳湖是江西人民的“母亲湖”,是江西生态环境的一面“镜子”。近年来,江西省委、省政府牢牢把握“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导向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坚持“确有需要、生态安全、可以持续”,把鄱阳湖水利枢纽建设放在整个长江水系大格局中考虑,作为深入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的重要举措。江西省把保护鄱阳湖作为重中之重,积极应对鄱阳湖低枯水位造成的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问题及湖区居民生活生产问题,复苏河湖生态、建设幸福河湖、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切实擦亮中国的这张“生态名片”。
江西省多次组织国内权威院士专家和科研机构,从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两方面开展详细方案比选,紧密结合“江湖关系”“鄱阳湖水质变化”“候鸟生存环境”“江豚栖息地”等社会关切,秉承“江湖两利”“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一体”“调枯不控洪”全新理念和思维,深入研究、科学论证、广纳意见,优化调整工程定位、功能。
鄱阳湖水利枢纽拟建于鄱阳湖的入江水道,位于屏峰山与长岭山之间,上距庐山市区(原星子县城)约12千米,下距长江汇合口约27千米,工程设计闸轴线总长2994米,拟设置64孔泄水闸,为开放式全闸工程。汛期闸门全开,可实现鄱阳湖与长江自然连通。调控期拟采用体现丰平枯年际变化的调度方案,由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调度,恢复鄱阳湖水文节律和自然生态,提高枯水期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促进鄱阳湖生态环境保护,让鄱阳湖成为真正造福人民的“幸福湖”。
来源:必威体育登陆 2022年6月7日